世銀推糧食新政 籲各國捐150億 促主權基金1%投資非洲 多國正面回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銀行總裁左利克表示,過去三年來翻漲一倍的糧食價格,可能會讓較貧窮國家約一億的民眾更加貧困,各國政府必須介入解決已造成數國動亂的糧食問題。左利克提出解決糧食危機的「全球糧食政策新政」,獲世銀發展委員會通過,包括短期提供緊急糧食援助,中長期促進開發中國家提高糧食生產。
左利克在會後的聲明中說:「國際社會必須把錢花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才能讓挨餓的人得到食物。」他指出,這已不是短期需要的問題,同時還得確保子孫後代不必因此付出代價。
23國動盪 390億援助
由於糧食與油價暴漲,世銀估計有二十三個國家可能面臨社會動盪。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IMF)在華盛頓舉行的春季年會中,各國經濟部長指出,糧食價格飆漲對經濟和政治穩定的影響,更甚於金融市場的動盪。
左利克呼籲仿效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羅斯福總統推出的「新政」,推動全球糧食新政策。他所提出的解決糧食危機新政,除了呼籲各國捐助五億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億)以解決糧食危機外,世銀將把對非洲農業的貸款額增加近一倍,達到八億美元(約台幣二百四十億)。
左利克並些建議,主權財富基金把百分之一的投資額投入非洲,以減輕全球經濟成長減緩給非洲帶來的衝擊。以主權基金三兆美元(約台幣九十兆)計算,百分之一相當於三百億美元(約台幣九千億),這項建議已獲多國正面回應。
漲勢未止 小麥飆181%
世銀和IMF呼籲,先進國家應向受糧價衝擊嚴重的國家提供緊急援助。左利克敦促各國政府儘快提撥所承諾的糧食援助經費,在五月一日前提供聯合國糧食計畫署五億美元。
但自糧食計畫署提出五億糧食援助金額後,糧價又大幅上漲。糧食計畫署警告,如果不獲立即展開協助,未來可能被迫減少糧食分配。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過去三年來,全球糧食作物價格平均上漲百分之八十三,小麥價格更飆漲百分之一百八十一,過去兩個月米價漲幅達百分之七十五,而世界糧食儲備日益減少,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已降到一九八○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海地動亂 政府垮台
糧價大幅攀升讓民眾生活不堪負荷,最近幾個月,埃及、喀麥隆、象牙海岸、衣索匹亞、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印尼等國相繼因糧食問題引發動亂。糧食仰賴進口的海地更因食品價格上漲引發暴亂,導致政府垮台,更凸顯迅速採取國際行動的重要性,世銀已宣布提供海地一千萬美元(約台幣五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