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齋室花木緣

◎賈增妍 |2008.04.14
379觀看次
字級

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喜歡給自己的書齋或居室題寫雅名,其中許多以花木命名,讀來頗有情趣。

盛唐時期的山水詩人王維,曾把自己的居室題名為「竹里館」,並題詩一首,「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表達了一種寧靜、淡泊的意趣。

宋代名相李綱以桂花品格自勉,親植桂花以明志,並把書齋命名為「桂齋」。

元代著名畫家和詩人王冕生來喜梅,他在隱居的諸暨九里山上,種植了千樹梅花,並把畫室取名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王冕在詠梅圖上還題寫了一些詠梅詩,其中最有名的是〈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表達了詩人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和純潔的操守。

清代著名文學家朱彝尊居住在北京宣武門外海波寺胡同(今海柏胡同),因院中有紫藤,就稱其宅為「古藤書屋」。

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三十八歲那年,因家庭人口的增添,便帶著妻兒搬到湘潭縣蓮花寨的梅公祠去住,周圍二十餘里全是綻開的梅花。為此,齊白石把他住的梅公祠,特意取名為「百梅書屋」。

京劇表演家梅蘭芳,得到「揚州八怪」之一金農所繪「掃飯僧」真跡一幀,隨後又得金農書「梅花詩屋」齋額,不勝歡欣,並將一書一畫懸壁欣賞,命書齋為「梅花詩屋」。

民主老人陳叔通因愛梅,便盡力搜求名人畫梅真跡,先後收得百幅之多,最後又收得高澹遊所繪《百梅書屋圖》,也名其齋室為「百梅書屋」。

近代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十分愛畫小楊柳樹,以求一種平實的為人處世之道,就將屋名取為「小楊柳屋」。

毛澤東生前居住在北京中南海的豐澤園,他將書屋命名為「菊香書屋」,名字緣於康熙的題聯「庭松不改青蔥色,盆菊仍靠清淨香。」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因所居燕南園中有三棵松樹,就給自己的書齋取名「三松堂」

作家劉心武從一九七八年發表了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綠葉〉後,我就把書房命名為「綠葉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