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各地持續高溫與少雨,讓四川、重慶等地的河道水位下降甚至斷流,包含長江重慶段水位,其中常年淹沒在江中的佛爺梁島礁上、具六百年歷史的「三龕摩崖造像」露出水面。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牛英彬表示,他們上島勘察後,發現摩崖石刻造像位於佛爺梁島礁最高處,三龕造像中,中央造像最大,有一僧人像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雙手結禪定印置於腿上;另兩個圓拱形小龕分居左右兩側,龕內均內造一像端坐於台座上。
牛英彬表示,過去,大量的摩崖造像多在山體崖壁上,或山坡獨立石塊上開鑿,此次在長江島礁上開鑿的造像並不多見。這組摩崖造像因何而建呢?牛英彬認為,考慮到佛爺梁一帶暗礁、漩渦眾多,曾經船難頻發,因此人們雕鑿地藏,或許是為保佑過往行船往來平安,也可能是古人具指引航向、標記地點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