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54】雅典高溫長米里維利:3步驟計畫 抗熱大作戰 文/楊慧莉 |2022.08.13 語音朗讀 82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年來,大規模的野火在都市周邊的森林燃起。圖/Pexels現代化玻璃帷幕大樓窗子緊閉,只靠空調降溫。圖/Pexels汽車和空調會加重都市環境的負擔,促成都市熱島效應。圖/123RF圖/推特熱和熱浪除了讓人不舒服,最大的問題是為害健康。圖/123RF哥倫比亞麥德林創造的綠色走廊,花木扶疏,除了降低攝氏四度,還兼具生態體系的功能。圖/推特澳洲墨爾本打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城市自然策略」,讓孩童所生長的都市環境更豐富、更健康。圖/推特 文/楊慧莉氣候變遷下,熱浪來襲,全球遭殃。熱浪對人體的危害,不若洪水或風災來得又急又快,卻也不容小覷。熱浪,會如何影響健康?又該如何避開?且聽聽全歐洲首位高溫長米里維利怎麼說?先見之明正視熱浪威脅埃萊妮‧米里維利(Eleni Myrivili)是希臘雅典的高溫長。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二○五○年前,全球氣溫有可能再上升攝氏二點五度。這兩年的夏天,歐洲遭到熱浪襲擊,該是全球正視熱浪、採取重要措施對抗熱浪的時候了,尤其是大都會地區。以上是米里維利的主張,她於去年夏天被任命為雅典市的高溫長,成為歐洲首位且唯一擁有此職位的專家。此任命有跡可循。二○一四至一九年間,她擔任雅典市副市長,也是負責都市自然和氣候復原力的女議員,二○一五年並勝任雅典復原長一職。全球首位高溫長而今,米里維利擔任高溫長,其職務重點是確保嚴重的熱浪問題不再遭到漠視。她表示,洪水和野火的問題引發高度關注和相關的對抗行動討論,但熱浪問題鮮少浮出檯面,彷彿它不是一件重要議題。而她的工作就是要警醒世人留意極端氣候下的熱浪,並協助城市發展、採取因應措施以抗熱。事實上,米里維利已主張環保、自然增值、氣候中和的議程超過二十年。她曾在愛琴海大學擔任教職,後來成為副市長後,與數百人一起合作設計出「二○三○年的雅典復原策略」(Athens Resilience Strategy for 2030)。此外,米里維利也是華府「洛克斐勒復原力中心」( Arsht Rock Resilience Center)的資深顧問。近來,該機構與聯合國人居署(UN Habitat)簽訂備忘錄。諸多機緣讓她在今年六月時被任命為史上全球第一位高溫長,將致力於促進聯合國人居署的抗熱復原力議程。熱浪影響何其多日前,米里維利上公益演說平台分享她的所見所聞、工作內容,以及對世人的呼籲。根據其觀察,雅典就如世界許多城市一樣,多數市民以為氣候變遷還很遙遠,直到去年夏天煙灰從天空飄下,氣溫一度飆高近四十五度,接著有多日氣溫高達四十度以上,柏油路因發燙而發出嘶嘶聲,大規模的野火在都市周邊的森林燃起,有多人死亡。她表示,過去十年出現史上最熱天氣,奇怪的是,全球暖化都談了幾十年,卻沒有談過極熱氣候,特別是都市環境中的酷熱,但酷熱是極端氣候現象裡最要命的,卻很少人知道這件事。酷熱之所以被忽略,米里維利認為其原因是,它不會把屋頂掀起,也不會把街道變成河流,卻是一位冷面殺手,讓人難以脫逃,「這種熱度,超出身體負荷,無法調適,也不在都市基礎設施的調適範圍內。都市建築結構和表面會吸收和儲存熱氣,於夜晚幅射出去,而汽車和空調則加重都市環境的負擔,促成都市熱島效應。」熱和熱浪除了造成身體不適,最大的問題還是對健康的危害,其中包括了心理層面。熱,讓人疲倦、失眠,增加了職業傷害,並讓生產力嚴重滑落。還有,熱浪會讓人煩躁,增加社區暴力,也降低兒童的學習力。此外,米里維利也指出環境正義問題,「並非都市裡的每個人都同樣受影響。窮人,特別是能源匱乏者、屋況不佳者,最受影響,而本身條件不佳者,如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懷孕婦女、幼齡兒童及體力勞動者,也深受其害。」熱,除了為害人體,也影響農作物,不僅抑制授粉、降低產量,也讓許多農夫天亮前或夜晚耕作和收割。也由於熱到不行,過去兩個世紀以來,人類精心打造的基礎設施,如水壩、高速公路、鐵路等,已不堪負荷,因為其所配合設計的氣候環境現在已不存在了。熱浪來襲要躲好既然熱浪引發這麼多的問題,該如何是好?米里維利集中心力在都會部分,因為那是她的領域。作為雅典高溫長,她覺得自己可以集中力氣在三步驟計畫:覺知、準備和重新設計。步驟1:所謂的覺知,是要民眾普遍認知到熱浪的威脅,因為有時要讓熱帶區居民嚴重看待曝晒一事有些困難。因此,米里維利夥同「洛克斐勒復原力中心」開始將熱浪命名和訂定等級,就像遇到颶風或颱風那樣,希望能讓人們在熱浪超標時躲好躲滿,也不會白目叫外賣。步驟2:有了覺知,就會有準備,而所謂的準備就是當熱浪來襲時保護好人民,尤其是弱勢者。對此,米里維利表示,全球已有都市在熱浪來襲期間,採取行動保護人民。舉例而言,雅典已透過智能手機,開發出跟高溫有關的風險評估行動程式,裡頭有一張地圖,可以指引市民就近避暑;紐約也開發出一款很棒的夥伴系統,可以讓居民在熱浪來襲時,就近照顧弱勢鄉民,而紐約人幾年前就贈送七萬四千組空調設備給年長的低收入戶;雪梨則在熱浪侵襲期間,將能源從工業部門挪用至住宅區以避免停電。治本之道超越空調思惟覺知和準備,是高溫長認為短期內可做且正在做之事,但這些治標不治本,「眼前真正的任務是重新設計我們的城市,讓它們涼爽一些,且設計思惟要超越空調。」打造新型態城市米里維利將今昔都市的設計做了一番比較。過去的都市建築在設計方案和材料使用上整併了數個世紀的智慧,配合當地的氣候狀態,在厚牆上開了氣窗讓空氣從下往上或從外流入;庭院裡種樹或有噴泉保持陰涼,每年春天將外牆粉刷成白色,將夏天的暑氣反射出去。不過,後來的現代化玻璃帷幕大樓就完全背道而馳;窗子緊閉,只靠空調,基本上讓都市變成一種吸熱組合物。因此,米里維利認為,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重新思考和設計都市環境,遠離現代化的碳排邏輯。而所謂的碳排來自都市建築所使用的材料、使用建築的方式(冷暖裝置),以及人們飲食、消費和行動的方式。米里維利主張,重新設計都市,就要超越能源效能及削減碳的排放,而都市設計如需徹底革新,就不能光靠都市建築師,懂地熱、土壤,並了解土壤對生物多樣性很重要的地景建築師也要共襄盛舉,一起打造出不同新陳代謝系統的未來城市。融入自然是關鍵儘管尚不清楚未來都市的模樣,但米里維利期待它能調適現在的氣候型態,而目前在發展的材料和科技也都可助一臂之力,最重要的是,要將自然納入都市的肌理,把都市溫度降下來。這代表要在都市的表面大量增加樹木、樹木的覆蓋範圍、生物多樣性和水的區塊。如此一來,才能讓都市降溫。為了建造有別於以往的都市系統,高溫長也呼籲各都市相互取經學習,以加速各個都市永續發展和彈性調適氣候變遷的目標。事實上,目前已有韌性城市網絡(Resilient Cities Network)和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支持各城市完成此目標。米里維利並舉了幾個藉由改善環境成功降低溫度的城市為例:◎希臘雅典:擁有埋藏在地底下、長達二十公里的古羅馬水道,這是古代人在設計和工程上的聰明傑作,至今仍可將雅典外山丘上的水引進市中心,而這些水用來灌溉也很棒,只是過去幾十年來都流經下水道奔向大海,如今拿來支持都市自然景觀的發展以降低溫度,則綽綽有餘。◎哥倫比亞麥德林:此都市創造了三十六座綠色走廊,花木扶疏,除了降低攝氏四度,還兼具生態體系的功能,如捕捉空汙和噪音汙染,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法國巴黎:善用塞納河的水冷卻河流周邊建築的溫度。◎澳洲墨爾本:打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城市自然策略」(Nature in the City Strategy),用以分析和思考各層面的生態系統,從土壤、菌類到動植物、鳥類、昆蟲和蛙類,讓所有行動一次到位,確保孩童所生長的都市環境更豐富、更健康。目睹諸多城市為了降溫所採取的各種做法,米里維利有感而發,「所以,我的工作讓我興奮之處,不只在於可助都市對抗氣候變遷問題,創造涼爽舒適環境,還能協助打造更多宜居的美好都市。這也代表啟動空調以降溫的做法再也不可行了。」 前一篇文章 【生活智人79】學者暨治療師丹尼爾斯 開業重建父職 找回親子好關係 下一篇文章 【風雲人物38】烏克蘭軍醫塔伊拉 歷劫歸來 控俄行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10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