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0處潛勢區 裂流恐釀意外

 |2022.08.01
12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夏季海邊戲水意外頻傳,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研究海岸裂流(離岸流),發現全台至少有三十處潛勢區,包括白沙灣、福隆、漁光島、西子灣及墾丁等假日泳客眾多的知名海灘;中心透過衛星影像及縮時攝影,首度捕捉到神祕裂流,建議比照國外設置即時警報系統或是相關告示,減少意外發生。

海岸裂流,是台灣每年夏季海邊戲水發生意外的主要原因,又稱離岸流,是一股近乎垂直岸線、向外海移動的強勁水流。它通常由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所引發,有時也會出現在海岸結構物,例如消波塊旁。

成大水利系博士生王敘民根據衛星影像、過去研究資料與新聞事件,整理出全台三十處海岸裂流潛勢區(容易發生的地點),很多都是海水浴場或泳客多的知名海灘。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表示,新聞常報導溺斃者被大浪「捲走」,其實浪會把人沖倒但不會捲走人,應該是被裂流帶走。董東璟指出,裂流出現的時間點與持續時間不定,不但很難目測,處於海裡也感覺不太到,只有發現自己離岸愈來愈遠,才知被裂流帶出。他說,裂流流速可達每秒二點五公尺以上,「奧運金牌游泳選手最快速度每秒二公尺」,戲水客發現離岸愈遠就想拚命游回岸邊,但游不過裂流,最後耗光力氣溺死。董東璟建議遇到裂流時,要冷靜、漂流、側邊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