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早餐選擇、睡前儀式等7個習慣,能夠讓自己更容易入睡。圖/ingimage
【本報綜合報導】現代社會壓力大,許多人都有睡眠方面的困擾,晚上睡不著的情況下,早起上班也沒有精神。近來日本媒體,就分享了如何提升睡眠效率,以物理方式讓自己更快入睡的相關訣竅。
根據日本媒體「日刊SPA!」報導,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長期受到藍光刺激的影響,容易刺激交感神經,引發睡眠障礙。因此如果想改善睡眠,就必須先從自律神經著手,透過調整自我的生理時鐘,讓身體能夠在就寢時間,就迅速轉換到「睡眠模式」。
而要建立這樣的規律,可以參考以下分成夜間、就寢前及早晨的一共7個習慣:
■夜間
1.打造無法工作的環境。例如將筆電等工作物品收整好,讓身體自然進入「工作off」的模式。
2.如果要喝酒消遣,在睡前兩小時喝完,且要避免過量,挑選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就寢前
3.保持腳踝溫度,並適度保持柔軟。這麼做可以有效釋放體內溫度,讓「深層體溫」更容易下降。
4.如果是夏天,可以想辦法讓頭部與背部降溫。除了冷氣之外,也能靠各種降溫道具或涼感類寢具使用。
5.自創「睡眠儀式」。例如睡前對著枕頭進行噴霧動作等等,可以自己選定一個「睡前一定會這麼做」的事情,靠著強化自我暗示來入眠。
●早晨
6.至少晒15秒以上的太陽。選擇在窗台1公尺的範圍內曝晒即可。
7. 「色胺酸」能合成「褪黑激素」幫助睡眠,因此可以挑選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做為早餐,例如香蕉、乳製品、大豆或酪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