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依恩綜合外電報導】韓國被稱為「石塔的國家」,檀國大學社會科教授朴慶植(音譯)為彰顯佛教文化,著作出版《韓國石塔》,他蒐集了四百四十張插圖,並列出明細圖表、翔實相片及說明,讓即使是石造藝術的門外漢也能容易了解石塔的價值。
韓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石塔占很大比重。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布的眾多塔群,以及日本木塔、中國磚塔,多以木材或磚為主要建築材料。
為何要以石頭造塔呢?朴慶植考察發生的原因、時代背景等相關因素,在該書中指出答案,主要是因為戰爭及外敵入侵頻繁,若以木材或磚頭造塔,勢必經不起戰火的摧殘,那麼什麼樣的塔才顯示佛教文化的斷層呢?反觀自從三國時代到朝鮮時代,所有的石塔基本上維持特定的模樣來建造,因此而完整保存了各時代的歷史和文化意識,故可做為考察韓國史的珍貴文化遺產。
此外,使用石材為材料,於內在精神面上,也可以完整地顯現木造建築的樣式,這是石塔的最大優點,別具特殊意義。
《韓國石塔》全書分五個章節:「塔的意義」、「塔的發生和傳播」、「石塔的發生和信仰」、「韓國石塔的展開」及「結語」,共計五百五十二頁,有四百四十張插圖,由學蓮(音譯)文化社出版,每冊定價四萬五千元韓幣(約台幣一千四百元)。書末另有附錄,其中列有石塔目錄(含國寶和寶物),是一本研究石塔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