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燦爛耀眼的金閣寺,幽雅靜謐的銀閣寺「簡素枯淡」,彷彿彌漫著淡淡的哀愁。原來,這背後有過一段悲傷的往事。
距今五百年前,第八代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正傾力重建一座花園御所時,京都開始流行瘟疫。更糟的是,因農作物歉收,引發前所未有的大飢荒。(林秀芳攝)
慘劇不斷上演,京都成千上萬的人病死、餓死,從鴨川漂流下來的屍體,多到把河道都給堵塞了。義政雖然想盡辦法,但是因貧病往生的人,仍然持續增加。
當時有位僧侶不忍亡者無人祭祀,就用碎木片做成墓碑,一一安置在亡者前。這些木片墓碑高達八萬四千個之多!
到了第三年,瘟疫終於慢慢平息,飢荒也結束了,京都又恢復原來的蓬勃生氣。但義政仍哀痛著死去的人民,他決定讓位,把將軍之職傳給兒子。
世事多變,過了不久,京都爆發大戰,足足持續了十一年,死傷嚴重。
戰亂結束後,義政在東山淨土寺的所在地,建造了一座新的山莊,為了撫慰瘟疫與戰亂的死難者,並讓人們忘記悲傷的往事,山莊蓋得分外簡樸。
這座山莊,就是現在散發寂靜魅力的銀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