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150處建案停工,引發購屋者強制停貸,恐釀金融危機。圖為山西太原一處興建中樓盤。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近日爆發的房貸危機有擴大跡象。陸媒粗估,至少已有河南等約二十個省分、一百五十個建案因淪為「爛尾樓盤」,導致購屋民眾集體拒繳房貸,停貸風波愈滾愈大,恐危及大陸金融與社會穩定。因擔心「斷供潮」(暫停按期繳納房貸)蔓延,大陸官方已和主要銀行會商相關問題,但尚未提出解決之道。
對於這波斷供潮,大陸官方並未公布具體情況。據財新網指出,河南省的數量最多,超過三十個,其次為湖南省和湖北省。
第一財經指出,目前出現斷供的樓盤約一百五十個,涵蓋二十個省分,以中國恆大、融創、佳兆業等,早前已爆發財務危機的建商旗下項目居多。爛尾項目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但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等一線或重點二線城市個別樓盤,也有斷供消息傳出。
連2天大跌
銀行自清風險可控
受房貸危機有擴大趨勢影響,大陸銀行股已連續兩天大跌。為此,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昨紛發布公告自清,強調相關業務規模較小、風險整體可控。
財新網指出,近一年來,大陸房地產市場整體走低,新屋銷售不振,不少地產商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工。一些預售屋如今成為「爛尾樓盤」,購屋民眾近期紛集體表態,要求預售屋復工並按期交付,否則他們將「斷供」。
串連集體停繳房貸的大陸民眾指控,銀行在這波房貸危機中犯下「三宗罪」:一、違規在建案未「封頂」(指建物主體結構完工)前就核發抵押貸款;二、將抵押貸款資金違規畫入非監管帳戶;三、未積極履行資金監管方義務,導致預售資金支出不明。
開發商原本應將預售資金存入銀行專用監管帳戶,且只能用於本項目建設。但由於大陸對於預售屋資金的監管一直沒有統一且明確的規定,各地往往出現「因城施策」的狀況。
預售資金違規
爆發爛尾樓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表示,預售資金違規是爛尾樓產生的主因。在現實生活中,樓棟尚未封頂,銀行即向開發商支付房款,或者預售資金未進入監管帳戶等情況,「可謂是屢見不鮮」。
據外電報導,大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本周與金融監管機構和主要銀行會商當前斷供潮問題。北京當局擔心斷供潮會蔓延至更大範圍,引起更多購房者效仿。
專家建議
調整三道紅線
大陸多地「爛尾樓」購房者近期集體「停貸」風波愈演愈烈,引起關注,大陸專家建議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同時調整「三道紅線」政策。大陸《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則呼籲,各地需要緊急「排雷」,推動經濟加快活躍,才是最大的維穩,「人們有錢賺,氣就順一些」。
「三道紅線」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和住建部監管部門二○二○年八月召開座談會,提三項監管要求,包括: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七十、淨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百,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