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小C
動物分娩的過程差異很大,從產卵到孵化都各有不同,在人類看來也許有趣,對牠們本身而言,是怎樣的感受呢?
長頸鹿懷孕能長達14到15個月,當他們開始分娩時,要站起來將寶寶用力推出,而小長頸鹿寶寶會掉到地上,這個動作據說能幫助長頸鹿的臍帶斷裂。
而鴨嘴獸是產卵的哺乳動物,因此鴨嘴獸媽媽就會建立一個洞穴,待在那裡產卵,卵子懷孕約兩周,然後雌性鴨嘴獸用尾巴加熱卵子,再孵化10天才能孵化出寶寶。
袋鼠的懷孕更有趣了,因為袋鼠不如多數哺乳動物那樣有胎盤好好孕育寶寶,因此胎兒只能懷孕一個月左右,然後直接以胚胎狀態出生。雖然小寶寶的眼睛和耳朵在這個階段可能還沒有成熟,但鼻子、嘴巴和前肢已經發育到可以爬進媽媽的育兒袋裡,依賴媽媽繼續成長。
更令人唏噓的是,一些動物來不及陪伴子女長大,在分娩後不久就會死亡,像雄性章魚等雌性卵子受精完,就功成身退死亡,雌性章魚也會在小章魚出生後不久死去,原來每隻章魚出生後都是孤兒。另外,每年千里迢迢回游出生地的鮭魚也是產卵後死亡,蜉蝣的壽命更令人驚嘆,短則一天,長則兩天。在此期間,牠們也經歷了生命中的大事,交配產卵,速戰速決,接著紛紛一同死亡。大自然隱藏著太多的驚奇與神祕,光是小動物的分娩,就足以讓我們又重新認識世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