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網壇成就以大滿貫賽成績作為衡量,但仍無法抵擋奧運金牌的誘惑。國際男網協會(ATP)與國際女網協會(WTA)多數世界頂尖選手,仍視北京奧運為年度盛事。
1月在澳洲公開賽拿下冠軍的俄國美女夏拉波娃,渴望奧運氣氛的洗禮。她說:「奧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而美國公開賽年年舉行,這是我從小的夢想。」
夏拉波娃說:「我最期待的其中一件事就是開幕式,在數以萬計的觀眾眼前和我國運動員共同邁進會場。」她說,希望也有機會能參加其它運動,特別是競技體操或韻律體操。她說:「年輕時我一直想成為韻律體操選手。」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贏得女單金牌的美國選手戴凡波說,夏拉波娃的美夢,離目標並不遠。她說:「贏得奧運金牌雖然是我最美的回憶,但我最懷念的是當年的開幕式。」
「那是在亞特蘭大,美國隊排在最後出場,當時我與巡迴賽兩位最好的朋友瑪麗喬和莎莉絲一同參加盛會,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我們很興奮、眼花繚亂,純真喜悅。」「通常職業選手不會有這種感受,但我們卻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運的人,當前拳王阿里點燃聖火時,我們感動得哭了。我希望能再度體驗當時的感覺。」戴凡波激動的表示。
已有12座大滿貫賽冠軍、瑞士球王費德勒參加過2屆奧運會。他說,希望有機會能為自己添一座金牌。費德瑞在2000年奧運名列第4,雅典奧運第2輪遭淘汰。沒有金牌,是他目前最大的缺憾。
但美國頂尖高手羅迪克為準備美國公開賽,決定跳過北京奧運。費德勒說:「我瞭解羅迪克為何放棄奧運的原因,也許50年後,奧運也會成為一項大賽。對我而言,它已經是大賽,但或許需要說服有些選手和球迷,奧運是一項網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