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故事】系列報導{29}澳洲辦奧運 去瑞典比賽

阿達輯 |2008.03.30
625觀看次
字級

每個申辦奧運的國家,理所當然要包辦所有運動賽事的場地,像中國在獲得2008奧運會的申奧資格後,馬上就開始興建國家級體育場「鳥巢」與游泳中心「水立方」,以讓賽事順利在北京進行。但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如願在國內舉辦賽事,像第16屆澳洲的墨爾本奧運會不但無法辦理馬術比賽,甚至還得把賽事遠遷到瑞典才得以進行。

1949年墨爾本獲選為第16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當時人們也在期待,首次在南半球舉行的奧林匹克盛會能為世界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就在各項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展開時,1951年麻煩卻出現了。當年國際奧委會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墨爾本突然對一項賽事提出拒絕:我們無法在1956年奧運會中按規定舉辦馬術比賽。

按照澳洲法律,牲口入境之後,必須經過長達半年的隔離檢疫才能放行。而馬術比賽時所用的馬,都是騎士自己訓練好後才帶上陣的馬,假如進行隔離檢疫,將造成訓練中斷,這項規定也讓馬術比賽難以進行。畢竟,馬無法上場比賽,難到要讓騎士背著馬來跑嗎?

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人對墨爾本申辦奧運會有意見,他們認為澳洲根本沒有主辦過大型比賽的經驗,墨爾本不但缺少完善的體育設施,而且遠度重洋前往,昂貴的交通費用也讓人傷透腦筋。這次賽馬入境檢疫的問題,更使原本的異議者找到理由,要求改變申辦城市。

最後國際奧會認為,改變計畫對奧林匹克運動往後的發展不利,因此仍堅持在墨爾本舉行第16屆奧運會。在與澳洲政府就牲口入境問題談判失敗後,國際奧會決定將馬術比賽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進行,其餘項目仍按原計畫在墨爾本舉行。

因此,第16屆奧運會分別在澳洲墨爾本和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這也是奧運史上首次有比賽分別在兩個半球舉行。在爭辦奧運會的時候,還真該想想自己辦不辦得起來呀。

阿達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