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去年歐美國家多次發現中國黑心玩具事件後,消基會日前針對市售玩具商品進行抽測;結果十九件塑膠玩具中,有多達九件塑膠玩具,可塑劑含量超過標準不合格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七;全部二十七件玩具中,有一件驗出超量重金屬,不合格玩具大多是中國製品。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選購玩具時,要注意是否有標檢局的「商品檢驗標誌」,如果還多了「ST安全玩具」標誌更有保障。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謝天仁昨天表示,添加磷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的塑膠材質玩具,近年來在歐美及台灣限制使用
;因為有動物實驗顯示,磷苯二甲酸酯類,會讓雄性出現雌性化傾向,精子活動力變低,是破壞男性精子的殺手。
台灣已在九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修訂公布CNS「玩具安全(一般安全)」,規定十四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用各類型玩具中,含可塑劑化合物的總和,不得超過百分之○
‧一。
針對重金屬檢測部份,消基會在北市廣州街「億萬里特賣廣場」購買的「兒童玩具│罩裝工程車」中,黃色玩具車驗出百萬分之七百至一千二百的重金屬「鉛」,橘色玩具車則驗出百萬分之三百至七百,大大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百萬分之九十,同時更檢出百萬分之一百至三百的重金屬「鉻」,超出國家標準百萬分之六十一大截。
消基會提醒家長選購塑膠玩具時除應注意標示內容,也要避免幼童將塑膠玩具放入口中吸吮,更要教導小朋友們在玩過玩具後,一定要記得洗手,避免將毒物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