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之歌》木棉 鄭元春/文‧圖 |2008.04.02 語音朗讀 7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木棉的老家在印度、緬甸及爪哇一帶,因此,它是一種十分典型的熱帶性植物︰當年紅毛的荷蘭人將它引進了台灣,先是在南部地區種植,後來再逐漸普及到全台各地,目前已經是隨處可見了。中南部平野及低海拔山區甚至還有不少歸化的野生個體,看來,木棉已經逐漸將寶島當成它的第二故鄉了。木棉的外觀在一年四季裡有著明顯的變化,它在每年的冬季,葉片幾乎會掉得精光,成為道地的禿枝寒樹;接著在春季花蕾迅速地長大,旋即滿樹繽紛,熱熱非凡;初夏來臨,葉芽快速地竄出,掌狀葉很快地張開來,於是變為油綠成片,陣陣涼風徐來,另有一種婆娑的美;而當仲夏火傘高張的時候,樹冠已然形成,濃蔭蔽日,翠綠無比;秋季降臨後,葉片轉為黃綠,並逐漸變少變稀,又是另一種不同的外觀。在台灣眾多的行道園景樹中,能有這種優良稟賦的,實在很難找到第二種了。木棉的樹幹從小時候起,就有了明顯的瘤刺,看來「面目猙獰」,煞是有趣。它的小枝輪生而呈水平開展,掌狀複葉有五~七枚小葉;花朵橙黃或橙紅,厚肉質,直徑可達八至十二公分,常見成群的蜜蜂在花叢間飛舞,忙得不可開交;其雄蕊構造奇妙無比,多數的花絲居然整整齊齊地排成六束,好似受過特別訓練一般,教人愈看愈喜愛。花朵凋謝後,常會整個掉落,造成樹下落英紛陳,另有一種別致的美。每年的五月到七月,木棉的果實會逐一開裂,將種子散放出來,此時往往造成大量綿綿白絮凌空翱翔的奇景,走在樹下樹邊,真會教人大開眼界哩!不過這種景象在中南部雖然易見,在台北基隆等地可就沒那麼大的場面喔!希望北部的讀者們好好把握機會。木棉花漂亮鮮豔,可切成碎片伴生菜沙拉,也可醃漬成小菜或油炸後食用;花粉及蜜露可餵蜜蜂,種子上的棉毛,則可填塞棉被、枕頭、棉襖等,真是用途多多。繁殖木棉極為簡便,用播種或扦插法都行,成活率非常高。幼苗生長快速,習性耐旱耐貧瘠,也少有病蟲害又能耐市區的空氣污染,真是現代人最好的朋友。 前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甜蜜的家庭 下一篇文章 2008年第五屆《畫不像的畫像》典藏作品 畫我自己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7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 格子貓【薇樂日記】 窗外的舞台劇【快樂塗鴉簿】海上之旅【快樂塗鴉簿】心中有愛,從守護開始【原民說故事】呱哩與貓頭鷹 (上)【小藝術家】小松鼠的森林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