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西學東漸下的 文化衝突《茲山魚譜》

文/重南 |2022.06.18
1609觀看次
字級

文/重南

在國內教育一片「去中化」之際,看到南韓古裝片《茲山魚譜》,那麼重視漢學,有點令人感慨。當時的學者,無不飽讀中文經典古籍,寫得一手好字,連茲山的魚夫,捕魚之餘,都想認真讀四書五經,好改變身分去做官,或是當個文化人呢!

年輕漁夫投入官職

片中的朝鮮正祖時期,是西方宗教與科學開始傳入朝鮮的時期,造成政治與社會上極大的動盪。到純祖時期,天主教信仰被官方認定是邪教,部分學者因此遭到肅清與迫害,這與日本江戶幕府中期有相同的情況。

當時著名學者丁若銓就被流放到偏遠的黑山(後改名茲山) 島,本想以私塾方式,教導村民儒學文化,但他看到當地年輕魚夫昌大,雖只讀過一點經書,捕魚功夫卻一流,而且深懂海洋魚類生態知識。丁若銓雖是深受朱熹理學影響的傳統儒教學者,卻也因西學東漸,深知西方科技和知識的重要,乃以教導昌大儒教學識,交換昌大教導他魚類知識。他希望以後兩人可以合作寫一本魚類的知識百科全書,造福當地的漁民,這才是更實用的知識。

然則,昌大學成後,一心想投入官職,考上科舉後,便入京為官。丁若銓只好孤身留在茲山,燃燒自己生命,努力完成《茲山魚譜》一書。

昌大為官後,看盡政府的貪腐文化,又常以重稅壓搾百性,令他頗為後悔,雖學了深奧難懂的朱熹理學,獲得了官位,卻是如此不堪,只好辭官重返家鄉了,可惜其師丁若銓,完成《茲山魚譜》後,已耗盡心力,病逝於島上。

百年前歷史的省思

南韓、日本和中國都是十八世紀後,因著西方傳教士輸入許多西方思想和科技知識,造成傳統和現代文明的衝突。三個國家都有學習西方思潮和科技的改革派人士,推動所謂的「維新運動」。

但維新要如何在維護自己文化下進行,是一門學問,如果不能兩者並兼,通常以失敗收場,三個國家中,似乎只有日本明治維新算是成功的一例。

《茲山魚譜》電影中,便道盡那些飽讀詩書的書生,當了官,卻不能從先賢經典中,真正學到儒家勤世、愛民的精神;而清末的百日維新,也沒從政治官僚體制打好基礎,光學西方船堅炮利,兩者都終歸失敗。

《茲山魚譜》雖是一部黑白片,卻探討了百多年前,東亞面臨西學東漸的過程和歷史點滴,值得我們省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