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教育部推廣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學習,並補助開設相關課程,因而發生大專學生義工大增,找不到服務對象的怪現象。昨天私立大葉大學等學校要求縣政府建置單一窗口協調各方資源,讓學生真正為社會服務。
縣政府與各大專院校推動縣政建設座談會,社會處社會救助課長許芳瑜提出「策群力、展大愛—義工倍增計畫」方案,建議輔導大專院校成立志願服務單一窗口,校內服務性社團納入校內義工隊組織,透過管理學生社團的單位協助校內義工,申請志願服務紀錄冊、榮譽卡。
「學生義工大增,找不到服務對象」,大葉大學副學務長黃迎春表示,教育部把服務學習納入大專校院系所評鑑項目,各系所都推廣服務學習,學生義工供過於求,有些服務對象已言明不需要了,若再繼續一窩蜂推廣,將使服務學習產生反效果,她希望建立學生義工訓練制度確保服務品質。
中州技術學院公關室主任謝清隆也說,學生義工沒專業訓練,能做的事止於「搬搬桌子、掃掃地」等瑣碎小事,沒成就感的服務,學生義工參與率自然下降,但若賦予太多事務,社會服務社團將找不到事可做;他認為,應整合義工資源,避免浪費或重疊。
許芳瑜說,各大專校院義工只有服務沒訓練,學生義工拿不到義工證,社會處可協助學生義工取得義工證,提高服務意願,落實服務學習。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長張惠博認為,義工來源別局限學校社團,縣府應設立窗口讓大專校院學生有管道參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