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願與佛同行

人間社記者蔡金鳳、岑惠敏、宋滌姬高雄報導 |2022.06.14
1580觀看次
字級
南屏別院十二日舉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證盟傳戒(圖中),並為戒子甘露灌頂。圖╱南屏攝影組提供
南屏別院十二日舉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證盟傳戒,並為戒子甘露灌頂(圖)。圖╱南屏攝影組提供

【人間社記者蔡金鳳、岑惠敏、宋滌姬高雄報導】為讓信眾能以戒為師、以三寶為依歸,佛光山南屏別院十二日舉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證盟傳戒,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四百一十五位信眾共勉。戒場中有九位國小學童前來求受五戒,讓人欣見戒法的傳承。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說明,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所謂「佛如光、法如水、僧如田」。佛陀開啟大眾光明智慧,心中有佛,才能在平常培養好因好緣,長養慈悲心;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戒後才能讓自己的念頭、心態正確發展。慈容法師勉勵戒子真心發願,散發內心的清淨佛性。

生活連結修行

增長法身慧命 

「皈依受戒以後,就是惡道除名,人天有份。」心保和尚恭賀戒子,受持五戒是累生累劫修來的因緣,說明皈依就是找到身心依靠,能去除煩惱,增長法身慧命,大眾未來要在三藏十二部的經典上多精進,激發自己奮發向道;皈依僧之後,應經常回到法身慧命之家,道場參與活動、擔任義工,跟隨善知識學習。

心保和尚提醒大眾,戒的意義就是約束自己,不侵犯他人,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也是對自己的提醒與保護。又引用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出生、修行及成佛都在人間,說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陀為大眾示範「只要透過修行,就能與佛平等」。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表示,三皈五戒是此生生命增上的開始,感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成就大家的法身慧命,期許新戒能常來道場,在佛法中生根,將生活與修行連結起來,每天過著充滿希望,豐盈的生活。

曾慧君及鄭崴澤母子檔,此次攜手受五戒。曾慧君原先對受戒有些誤解,直到去年兒子一句「守五戒很簡單啊!我做得到」,讓她升起受戒的勇氣,當心保和尚及侍者進場時的莊嚴氣氛,她感受到諸佛菩薩親臨壇場加持的殊勝,「我在搭上縵衣的那一刻,感動得熱烈盈眶」。國小五年級的鄭崴澤很歡喜能受戒,並說:「因為學佛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家庭信仰傳承

發心為教奉獻

佛光會督導林素英全家三代一起參加戒會,兒子樂騌豪長期居住加拿大多倫多,近日返台,聽聞舉行三皈五戒,發心受持五戒,並帶兩個孩子皈依三寶。樂騌豪分享:因為見到母親學佛三十多年,愈學愈法喜,就想跟隨母親的腳步。在戒會中,唱誦懺悔文時,樂騌豪自我反省,勉勵自己不二過,拿到證書時,他感到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新的、向上提升的開始。

新戒林瓊芬的母親是入會二十多年的佛光人,受母親影響,她平時常閱讀佛教書籍,現在從工作上退休,想追隨媽媽的腳步在道場發心,自我要求除了持守戒律,也要對佛教做些貢獻。

陳建生一家四口都來參加複戒,陳太太表示,一家人來受戒後,爭執減少,心量放開,不拘泥小事。兩位小菩薩從踏進道場就從心裡感到歡喜,十二歲的陳沛緁說,受完五戒更能領會平等的意義,比較不發脾氣;九歲的陳宥翔則感受到佛陀的護佑,在課業上的學習更有效率,常常考高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