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公布5月外匯存底金額為5488.54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37.93億美元。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今公布5月外匯存底金額為5488.54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37.93億美元,終止連2月下滑。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說明,5月持有美債息收增加,加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較多,且5月主要貨幣對美元都呈現反彈升值,匯率變動因素也使外匯存底增加。
蔡烱民表示,5月新台幣波動較大,央行秉持一貫原則,當匯市波動較大使價格機能受到影響時,就會進場調節,但5月買賣匯金額其實並不大,還是會依照國際匯市變動情形,看市場供需來調節。
蔡烱民說明,5月外匯存底增加較多,主要還是投資運用收益,持有美國財政部公債息收增加,加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這部分有季節因素在、大小月會有落差;另外5月美元走軟,5月主要貨幣都呈現反彈,歐元升值2.27%,英鎊升值1.07%,日圓升值1.99%,澳幣升0.83%,加幣升0.81%,而新加坡幣升1.1%,人民幣升值0.03%,新台幣則升1.45%,央行外匯資產轉換成美元增加,使外匯存底終止連2月下跌。
蔡烱民說,5月匯率波動較大,5月上旬因美元走強,新台幣面臨較大貶壓,5月下旬開始,市場對於美國景氣有些疑慮、加上通膨趨於緩和,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不會太過鷹派,且5月美公債殖利率一度掉到2.75%,美股那斯達克指數也有明顯反彈,帶動資金回流股市,美元走弱下,幾乎所有非美貨幣呈現升值,匯率變動因素也造成外匯存底增加,央行雖有進場調節,一來一往下就抵銷掉。
蔡烱民也提到,外資5月匯入26.97億美元,外資5月買超台股為30億新台幣,但考慮盈餘匯出等因素,外資實際上小幅匯出約10億美元,外資整體匯入匯出,與股市買賣超金額是大致相當的情形,差別只是在交割時間會有延遲。
另,央行公布各國外匯存底,目前除我國統計至5月底,印度統計至5月27日為5370億美元、馬來西亞統計至5月13日為984億美元。其餘國家均統計至4月底,中國為3.1197兆美元、日本1.1954兆美元、瑞士9534億美元、香港4471億美元、南韓為4251億美元、新加坡3554億美元,我國外匯存底5488.54億美元,持續站穩全球第4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