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盲歌手蕭煌奇約我和我兒子,到家附近的「黑森林」吃德國菜。那天開店的餐館不多,所以這家店客人滿滿的,別桌的客人也一直注意著蕭煌奇。
我明白:蕭煌奇已是所謂的公眾人物,尤其近半年來他多次上電視表演歌藝,如今已有很多人認得他。
用過餐,他和助理到我家小坐,他一直羨慕我家有養狗兒、貓兒。大狗「牛兒」以前到過他家,見識過他一群盲樂手朋友,另一隻「仔仔」較小,一向認生,所以我兒子只把牛兒帶過來和蕭煌奇見面。
牛兒馬上認出他來,自動走到蕭煌奇面前,任他摸頭、拍背脊,用撫摸來代替「見面」。後來我叫蕭煌奇洗手吃無子芭樂,好吃的狗兒立刻趨前示好,口水都快流下來。
我告訴這位盲歌手:「這芭樂一定很甜!」
他問我怎麼知道?我當然知道!牛兒天生有分辨水果好不好吃的本領,我不知道牠是聞出來的,還是其他特異功能,每次吃桃子或橘子、柳丁、番石榴,只要甜度夠,牠就會上前要分享,如果不甜,牠就自顧自玩,不予理會。
蕭煌奇大樂,咬一大口芭樂給牛兒,就這樣一人一狗共享無子大芭樂。我猜,這大概是蕭煌奇有生以來吃過最好吃的水果,因為能和大狗平靜無懼分享食物,對一個一向沒機會養狗的盲樂者來說,應說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
早幾年沒沒無名時,蕭煌奇常和我家狗兒相見,現在他有接不完的通告和表演,即使兩家住得很近,反而不若以前他住板橋時般。也因忙碌逐漸失去了閒散之心。
大年初三,看蕭煌奇和大狗分享一顆甜芭樂那種滿足感,心中頗有感慨,原來,偷得浮生半日閒是一件千金難買的快樂!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