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輩出,詩人努力建立自己的風格,展現自己獨特的面貌。由於詩人眾多、優秀的作品多得像天上的繁星,詩人想要脫穎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詩人想要出人頭地,除了自己努力以外,還要求見當時的高官和著名詩人,希望作品能得到賞識,而有「出頭天」的機會。
當時約十六、七歲的詩白居易,第一次來到京城長安,有一天,他帶著作品拜見著作郎顧況。雖然,白居易沒沒無聞,然而顧況還是接見了白居易。
顧況知道了白居易的姓名,再仔細看看眼前的年輕人,他打趣的對白居易說:
「長安城裡白米的價格越來越貴,居住在這裡,生活非常不容易呀!」
然後,顧況展開白居易的作品來閱讀。第一首詩是<賦得古草原送別>:
咸陽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顧況看了,立刻讚嘆著說:
「剛才老夫說的是玩笑話,能寫出這麼美妙的作品,在長安城有一席之地就容易了。」
後來,顧況一有機會就推薦白居易和他的作品,說了很多讚美的話。白居易的聲名,逐漸在長安城傳開來了。
這時候,白居易才知道有進士科考試。於是,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苦讀出人頭地。
顧況的眼光獨到,白居易也勤奮苦讀,唐德宗貞元十六(西元八○○)年,白居易如願的進士及第了。
白居易一生寫了近三千首詩,是唐朝詩人中作品最豐富、並且廣為流傳的。他有相當數量作品,流傳到今天的網路時代,仍然感動人心。難怪白居易辭世時,當時就有人寫詩來悼念他:
綴玉聯珠六十年,
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
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
一席思卿一愴然。
這一段「居大不易」變成「居易」的故事,顧況無私的提拔一個素昧平生的年輕人,一千多年來,仍然膾炙人口,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