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謝鵬雄 |2008.03.23
735觀看次
字級

不久前連下三十幾天雨不放晴,許多人苦於出入不便,頗怨春雨連綿。

春雨是造化用以滋潤大地的恩賜。它灌溉田園,繁榮草木,匯為溪流,以飲野獸牲畜。一月不雨,地球上不知有多少人、獸、草木會仰首「望甘霖」。我們看電視上的動物頻道,冬天不雨兩三月,有許多鳥獸會渴死、餓死;春雨來了,才重拾生命於垂死邊緣。

近世日本有劇作,劇中男主角將出門時,發現外面下雨,旁人說帶把傘吧;他說:「這是春雨,淋著走吧。」語言中充滿淋春雨的喜悅,與對春雨的感激。這句台詞,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言。

住在都市的人,或以為自己不事農耕,最好天天都是好天氣,可能很少想到,若不下雨,水庫沒水,自來水從那裡來?其實雨對都市的貢獻,絕不亞於對農田的貢獻。

試看幾天不雨,市內空氣就會惡化,雨水是淨化空氣的最有效率的淨化劑。大雨也是沖刷都市下水道的清掃夫,不但清掃下水道,也沖刷馬路、路樹、建築物,夏暑中還能帶來一陣清涼。事實上,雨水是空氣及陽光之外,人類萬物最需要的生命之源。

杜甫詩「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稱春雨為「好雨」,喜它夜裡無聲無息地濕潤萬物,觀察細微,落句輕巧,後四句轉而作美學的敘述,說雨中雲黑、船明、花濕,點綴錦官城(成都)之美。春雨得詩聖如此稱讚,可以無憾了。

大體上,古今詩人或見甘霖而欣喜,或因「秋雨梧桐葉落時」而感慨,都因雨而觸動靈感,是以歷代與雨有關的詩詞不計其數。可見雨,不但因提供水而對生活有所貢獻,實也多年來已成為文化生活的點綴。

日本人稱一對男女在雨中共撐一把傘為「合合傘」,認為對增進男女感情有很大的幫助。這說法令人聯想到清明節西湖岸邊,白娘子與許仙在雨中相遇,借傘還傘之間發生了姻緣的「白蛇傳」故事。這故事淒迷、美麗、溫馨,若無春雨,焉能發生。

細雨迷濛是好景,當然乍晴了也是驚喜。宋代李覯「苦雨初霽」曰:「積陰為患恐沉綿,革去方驚造化權,天放舊光還日月,地將濃秀與山川珥珥。」裡面提到:晴雨是造化的權力,把歸還日月山川說得如此新鮮,真是既愛雨,又能欣賞晴天的詩人。

(作者為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