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得和天一樣高

文/呦呦 |2022.05.05
121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呦呦

鵬扶搖而上,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不論大小,能夠遨遊天際的鳥類,真是自在!

天賦異稟 相輔相成



鳥類的翅膀,擁有可以提升力量的複雜結構,加上羽毛光滑輕巧,體型流線,飛行時所承受的空氣阻力,自然小。

鳥類的骨骼中空,骨重占鳥重的百分之五至六,約是人占比的三分之一,而且堅硬、輕薄,充有空氣。骨椎則是緊密的結合一起,肋骨具有鉤狀突起,可以相互鉤接,胸廓因此更形強壯、堅固;頭骨,則由一完整的骨片構成;顎骨和牙齒,以喙取代。結構的獨特、重量的減少,都成為鳥類飛行的要素。

棲止的鳥類,呼吸倚靠肋骨升降,引發胸廓的擴大、縮小,而完成。飛行時,胸肌的狀態呈現緊張,就必須以獨特的呼吸系統,氣囊,來協助完成強烈的呼吸作用。實心而呈海綿狀的肺,有著9個薄壁氣囊,吸入的空氣,部分在肺進行氣體交換,部分則存入氣囊,再經肺而排出。因此,鳥類飛行時,一次的吸氣,肺部會進行兩次氣體交換,是雙重呼吸,如此才有足夠的氧氣,可供使用。

空氣托升 靈活起降



當鳥類利用強健的肌群上下撲動翅膀,翅膀上方的曲度大於下方,彎曲的翅膀外形,使得空氣流動加速,翅膀上方的氣壓小於下方,鳥體自然而然由空氣托升。翅膀承受的氣壓不同,浮力也分為往上及往前。

飛行方式主要有,翅膀規律拍動直線飛行,這是最常見的飛行法。利用上升熱氣流盤旋到高空,高度高,同時省力。揮動雙翼,暫時停留在空中,維持墜的狀態,以瞄準獵物。翅膀拍動上升後,縮起翅膀俯衝,如此重覆波浪狀飛行,是小型鳥類的省力法。拍翅飛行後,進行長距離的滑翔,可以節省體力,也可運用於著地。

飛行的探討、翅膀的研究,還在持續,然而鳥類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飛行能力,則是源於已演化部分帶來的天生條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