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鍾文熙 來自台灣隱藏的畫家

江俊亮 |2022.05.05
2329觀看次
字級
旅居美國馬里蘭州的鍾文熙,畫下當地美景〈雨後黃昏〉、〈貝克賞雪〉,也繪出記憶中的泰雅族長輩〈泰雅族阿姆yaki〉。圖/鍾文熙提供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旅美畫家鍾文熙,幼時因父母離異,淪為「街童」;他赴美尋親飽受煎熬,放棄繪畫30年,後來受鼓勵重拾畫筆,故事躍上美國媒體,被稱為「來自台灣隱藏的畫家」。

鍾文熙說,母親是烏來泰雅族,父親是客家籍,因過去社會歧視原住民、父母價值觀落差大,5歲時父母離異,身為長子的他跟父親搬到台北市,姐姐、弟弟、妹妹與母親住烏來。

鍾文熙說,父親與繼母不許他與生母聯絡,7歲暑假,他偷偷花兩天,從台北公館走到新北烏來,中途遇好心人收留,到烏來時與姐姐抱頭痛哭。

他在烏來度過3個月幸福日子,回家後被父親和繼母懲罰。因害怕被鞭打,他多次逃家,流浪期間喜歡看人畫「扛棒」(看板),發現畫畫很有趣。隔年回學校,他著迷繪畫,曾獲繪畫比賽台北市第一名。

為了與烏來家人見面,鍾文熙多次離家出走,後來生母嫁給美國軍人、移民美國。幾年後「街伴」告知,他的母親與丈夫回台,住在台南美軍宿舍。街友湊錢幫他買單程車票,他到台南時身上只剩兩塊錢,在赤崁樓旁買粽子果腹,想起街友情誼,不禁落淚。後來他學會包台南粽,在美國常包粽分享,紀念街伴的愛。

圖/鍾文熙提供

童年坎坷 拾起彩筆重生

鍾文熙說,在台南找到母親,母親卻驚慌失措逃開,讓他悲傷不已。原來母親未向丈夫提及他的存在。

鍾文熙24歲接獲美國領事館通知,要他盡快赴美,原以為是母親幫他申請移民,抵美才知是大姐申辦的。母親得知他赴美,態度冷漠,只說「你應該屬於父親」,讓他傷心欲絕,與憂鬱症纏鬥多年。

鍾文熙在美國罐頭廠工作5年,學會美語,後來到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Frederick)中餐館當服務生,一當35年。

母親的冷漠,讓他長達30年對繪畫失去熱忱。後來他成基督徒,為父母找到寬恕與愛的理由,也寬恕了自己,更因一名餐館常客鼓勵,重燃繪畫熱情。

「幾乎忘記自己會畫畫」,他說,2012年拿起畫筆,發現自己「又活過來」。他畫風細膩,受美國人喜愛,獲邀展覽,也在黎明中文學校擔任美術教師,吸引報社、電視台採訪。

擱筆30年後第一幅畫〈國王的盛宴〉,是他回憶兒時流浪,撿腐爛水果充飢,如今新鮮水果對他而言就是盛宴。

旅居美國馬里蘭州的鍾文熙,畫下當地美景〈雨後黃昏〉、〈貝克賞雪〉,也繪出記憶中的泰雅族長輩〈泰雅族阿姆yaki〉。圖/鍾文熙提供

用愛作畫 消弭族群歧視

〈泰雅族阿姆yaki〉畫一名泰雅族黥面老婦,是他幼時在烏來常遇見的長輩,已成回憶。

〈龍眼歲月〉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他說,小時候後院有棵百年龍眼樹,7、8月結實纍纍,他總等著大人摘下分食,美味讓他難忘;旅美45年,買得到龍眼,卻嘗不到家鄉味,2020年回台終於嘗到,作畫紀念。

鍾文熙表示,社會的歧視造成父母離異,他希望藉畫作為族群融合盡心力,用感恩的心迴向祝福。

圖/鍾文熙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