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 出口禁令 全球缺糧危機 有錢難買到麵粉

 |2022.05.04
995觀看次
字級
俄烏開戰以來,許多國家實施出口禁令,讓已居歷史高點的糧價更昂貴,民眾有錢也買不到。圖為伊拉克攤商正在販賣麵粉。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烏開戰以來,新一波保護主義衝擊全球,有數十個國家、地區為確保本國民眾的食物及大宗商品穩定,實施出口禁令,不僅造成窮國社會動盪,連日本國民美食蕎麥麵也淪為犧牲品,石原(Ryu Ishihara)的平價蕎麥麵就因醬油、麵粉、天婦羅配菜甚至是用來熬高湯的魚,成本全都增加,近10年來首度喊漲。

這波國家保護主義包括烏克蘭限制葵花油、麵粉、燕麥出口;俄國禁止肥料、糖及穀物出口;生產全球半數以上棕櫚油的印尼,現已暫停出貨;土耳其停止出口奶油、牛羊肉、玉米及蔬菜油等。

《紐約時報》引述瑞士聖加倫大學國際貿易教授埃文奈特(Simon Evenett)追蹤的數據報導,今年初以來,世界各國已針對食物及肥料等,推出47項出口禁令,其中43項是在2月底俄烏開戰之後實施。

埃文奈特指出,這波出口禁令中最明顯的要屬小麥,俄烏出口小麥量占世界小麥的4分之1以上,全球數十億人依賴麵包、麵條或麵粉類包裝食物為生。

在俄國及白俄羅斯率先設限後,烏克蘭小麥輸出國例如摩爾多瓦、塞爾維亞、匈牙利也開始限制小麥出口,最後,進口小麥的黎巴嫩、阿爾及利亞、埃及,也以糧食安全為由,禁止出口。

埃文奈特說,這波禁令才剛開始,未來幾個月可能更嚴重。歐洲已可感受到主要穀物供應受限,西班牙、希臘、英國的零售商已限制民眾購買穀片及食用油數量。

專家警告,那些辦法多半立意良好,但就跟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一樣,保護主義心態、作法,只會造成反效果。

那些出口限制使得價格已居歷史高點的穀物、食用油、肉類及肥料等更昂貴,甚至有錢也難買到。此舉除了對貧民造成負擔,還增加窮國的社會動盪。

世界貿易組織(WTO)祕書長伊瓦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俄烏戰對全球經濟彼此依存一事,形成問題,她促請各國不要對全球貿易體系做出錯誤結論,因為貿易有助於帶動經濟成長,且已為疫情中的各國帶來重要商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