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批發價每公斤13元 高麗菜只剩4.5元 幾為今年最低
【本報台北訊】年節後高漲的產地菜價,近來大崩跌,葉菜類每公斤只剩五元左右。為防止菜價持續慘跌,農委會農糧署昨天重啟耕鋤包心白等大宗蔬菜,以及冷藏加工葉菜類等保價機制,預估蔬菜行情在大選後應可止跌回穩。
農曆春節後,受到各類蔬菜供應短暫性斷層的影響,菜價高漲,短期葉菜類每公斤一度飆到七、八十塊的超高行情;但在中南部農民搶種與天侯轉暖下,在總統大選前出現大崩跌,整體平均價在十元上下起伏,曾創下每公斤平均八元、歷年來同期新低紀錄。
農糧署公布昨天全省各批發市場的平均價降到每公斤十三元。通常價格較高的台北市場,也只有十三點五九元,幾乎是今年來的最低價,小白菜與青江菜都是五元、萵苣六元、茼蒿七元;大宗蔬菜更是毫無起色,包心白菜四元、高麗菜四點五元。
農糧署主秘許漢卿表示,葉菜類慘跌主要是產量太集中、生產過剩所造成,大宗蔬菜則因為是品質不佳,已緊急重新啟動耕除包心白等大宗蔬菜,以及冷藏加工葉菜類等保價的措施,以防菜價持續慘跌。
許漢卿指出,高麗菜仍以擴大收購冷藏為主,包心白菜因已開始長出花莖,品質變差,因此啟動耕鋤機制,直接在田地中搗碎當綠肥。至於葉菜類則委由青果合作社與大型農場,預計每天將收購十五公噸,以冷藏加工方式,供應給中遠洋漁船。
另外,為穩定春耕肥料供應,農糧署今年繼續編列預算近六億元補助化學肥料運費,另增加編列十六億餘元補貼進口原料成本價差,農糧署已協調台肥、中石化等肥料業者供貨,市場供貨充裕,肥料不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