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眾為了擺脫貧窮,紛紛加入挖沙開採鋰礦。圖/法新社
砂石是僅次於水開發最多的資源。UNEP近日一份報告呼籲就砂石的開採、管理,制定國際標準。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人類、動物生存的大地,因為全球大力開採砂石,面臨消失危機。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上月26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每年開採的砂石量重達500億噸,足以蓋一堵能繞地球一圈、高度與厚度都達27公尺的牆,正在威脅河川、海岸線,甚至讓小島從地圖上消失。雖然砂石開採量僅次於水資源,但各國政府、產業界都未將砂石視為關鍵戰略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對砂石的理解、價值估算,必須有徹底的轉變。因為從建築到資訊科技製造,加上其他蓬勃發展的產業,人類社會對砂石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強,例如:蓋房子會用到的混凝土,或是提煉玻璃,皆以砂石做為原料。
開採砂石的方式有很多種,從挖掘湖泊和河道,到各種陸上土石採取、壓碎岩石等。操作這些工程的可能是大企業,或是使用簡陋工具的個體戶。目前的採砂活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自然補充的速度。
UNEP全球資源資料庫主任、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佩杜齊(Pascal Peduzzi)指出,拿走這麼大量的砂,會對環境造成不小衝擊,「當你從海灘上取沙子,也正在移除對抗風暴的保護力,也可能會造成水生態圈鹽化。從海灘上移除沙子,旅遊業也沒有辦法發展,且螃蟹、鳥類的棲息地都消失了」。
佩杜齊說:「如果我們的整體發展都依賴砂石,那麼它應該被視為一種戰略資源。」這項報告稱,如果要有效和公平地管理砂石資源,就必須制訂國際開採標準。其建議之一是建立土石礦產所有權的法律框架。」
這項報告另一名作者、英國新堡大學研究員哈克尼(Chris Hackney)說:「我們的目標是將砂石當作一種商品、一種材料,與其他資源商品有同樣的處理方式,如礦藏、水、石油跟天然氣。」
各國缺乏治理 造成資訊黑洞
全球缺乏治理,也導致砂石的採購、使用,存在資訊黑洞。全球土石資訊網(Global Aggregates Information Network)估計,去年土石產量從2020年的422億噸增長到2021年的443億噸,增長4.9%。但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砂石供應基礎不明,只有總產量的估計值。」
另外,砂石的最終用途也和氣候危機脫不了關係。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將混凝土產業當作一個國家來衡量,它的碳排是世界第3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