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鹽 好滋味
圖/123RF
文/Lea Hung
最近天氣愈來愈熱,西瓜即將盛產,大家吃西瓜時,會灑鹽巴嗎?加了鹽的西瓜,因甜鹹對比,更能品嘗到西瓜的甜美多汁,除了好吃,適量的在食物中添加鹽分,能幫助身體電解質平衡,避免中暑。
鹽的來源,有陸鹽跟海鹽兩種,陸鹽從陸地萃取而出,有岩鹽、湖鹽與井鹽;海鹽透過露天鹽田,以日晒的方式,逐步萃取而出,四面環海的台灣,也有生產海鹽喔。16世紀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引進,歷經數個朝代,從原本的台南、高雄沿海地區皆有鹽田,目前則因經濟考量,僅存台南沿海地區的鹽場依然持續生產日晒鹽。
岩鹽多指從地底或山洞開採的鹽礦,通常歷經數百萬年形成,擁有豐富的礦物質,賣場常見的粉紅色喜馬拉雅玫瑰鹽就屬於岩鹽。湖鹽則為內陸鹹水湖蒸發而成;井鹽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製成。這些陸地所生產的鹽,來源也是海水,歷經數萬年的地殼演變,逐漸從海洋演變成陸地,再透過人類的開鑿而問世。
鹽,是人類早早就開始使用的調味料,它不只幫助食物變美味,也是我們每日必須攝取的營養素,它是消化液和電解質的主要原料,也是細胞和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若攝取量不足,身體就無法留住水,容易導致疾病產生。衛福部建議,國小學童每日應攝取量鹽約4公克、成人約6公克,適量的攝取鹽分,可以幫助我們身體更均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