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社區裡有人結婚辦桌,震耳欲聾的卡拉OK音樂,吵得第二天要考試的佑佑根本無法專心用功,他向爸爸抱怨說:「好吵喔,都念不了書啦!我們是不是可以打電話向環保局檢舉噪音?」圖/123RF
文/鍾邦友
那天晚上社區裡有人結婚辦桌,震耳欲聾的卡拉OK音樂,吵得第二天要考試的佑佑根本無法專心用功,他向爸爸抱怨說:「好吵喔,都念不了書啦!我們是不是可以打電話向環保局檢舉噪音?」
「如果你覺得很不舒服,當然可以,不過這種在住宅區的噪音檢舉,是要向警察機關報案,而不是環保局喔!環保單位管的是『工商業噪音』,像工廠或歌舞廳這種營業廠所發出的噪音。」爸爸回答。
「那什麼叫噪音呢?你知道測量聲音的單位是什麼嗎?」爸爸接著提出問題。
「我知道,測量聲音的單位叫做『分貝』。」佑佑回答。
「20分貝是10分貝的兩倍嗎?」爸爸又問。
「當然是啊,難道不是嗎?」佑佑回答。
你覺得呢?分貝是這樣計算的嗎?
分貝高低 得知音量
我們都知分貝(Decibel,dB)是測量聲音大小的單位,代表的是聲音的強度或響度,也就是音量。但它與重量不一樣,重量的20公斤是10公斤的兩倍,但20分貝卻是10分貝的十倍,30分貝是10分貝的一百倍,有點像十的一次方、兩次方及三次方之間的指數關係。
而零分貝,則是根據聽力正常的年輕人所能聽到的最小聲音所訂定的。像一般貼耳細說的耳語或微風吹樹葉的摩擦聲大約是20分貝,安靜的住宅區40分貝上下,沒有人講話的安靜辦公室裡,但有些許敲打鍵盤、列印機、影印機發出的聲音,音量大約是50分貝,我們日常交談的聲音,音量大概是60分貝左右,交通繁忙的地區85分貝,飛機在機場跑道起落的聲響則達到120分貝。
判別噪音 舒適為準
一般判定噪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了之後會讓人感到不舒適的聲音,對於噪音的標準,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與聽到的時間也有關,若以數據來判定,通常音量在50分貝以下,較不會有不舒適的感覺,不過若是在睡覺時持續有聲響干擾,如附近的冷氣滴水聲,即便聲音不大,也會使人不快;其次,聲響若在50〜70分貝之間,則會引起些微的不舒服,音量在70分貝以上,就會讓人產生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各種症狀。如果讓人不舒服的噪音經常發生,對身體健康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此時就可以請警察來協助勸導或處罰製造噪音的人了。
一番討論之後,鄰居的喜宴也終於結束,四周再度回復以往的寧靜,此時佑佑忽然想起明天的考試,趕忙奔回書房,被噪音干擾不少時間,可得好好掌握剩餘的時間,加緊用功讀書補回來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