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會微笑嗎?當然不會。
那麼,孔雀的微笑是什麼?
佛教故事中流傳一種說法,孔雀食毒,轉毒為藥,進而增豔身上的羽毛,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這常被用來比喻人生遭遇苦痛、煎熬時,如果懂得轉化,不僅不會中毒,反而成為鍛鍊自我、滋養生命的良藥。也就是說,這些愁苦煩惱,如果經過學習而獲得方法,是邁向幸福的必經之途,是轉化為美麗羽翼必須服下的毒。圖/123RF
文/陳春有(任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孔雀會微笑嗎?當然不會。
那麼,孔雀的微笑是什麼?
佛教故事中流傳一種說法,孔雀食毒,轉毒為藥,進而增豔身上的羽毛,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這常被用來比喻人生遭遇苦痛、煎熬時,如果懂得轉化,不僅不會中毒,反而成為鍛鍊自我、滋養生命的良藥。也就是說,這些愁苦煩惱,如果經過學習而獲得方法,是邁向幸福的必經之途,是轉化為美麗羽翼必須服下的毒。
我參加過許多生命成長的工作坊與讀書會,長久下來,發現內心轉化通常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回顧生命中無數的苦,放手訴說、大聲抱怨,因為現場有很多人願意聆聽,耐心陪伴著,所以往往將內心滔滔如江河的怨與淚,一股腦兒宣洩而出。
第二、無數次的訴苦、傾聽後,內心一顆顆覺醒種籽開始抽芽育苗。探出地表時,見到那燦爛陽光與廣闊大地,雖然痛苦依然深植、緊抓,但彷彿不再那麼重要了。
第三、隨著苗芽往上生長、茁壯成樹的過程中,看見其他種籽尚在土裡掙扎,就像自己過往一般,走著相同的路,好像看到了自己,開始覺得坦然,雖然扎根更深,但反而走得更篤定、更安心。
很多人喜歡描述生命經過磨練後,會長滿甜美果實,我倒不這麼認為,這棵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樹,說不定外表美麗無害,但是果實皆有毒,你並不期待雀鳥來啄食,反而更希望孔雀前來,能欣賞那外形甜美,內含毒汁之果,因為只有牠,只有具有轉化能力的牠,能夠明白,能夠認清苦盡甘來的生命奧意。
孔雀並不會毫無選擇地吃下所有毒果。牠懂得分辨,懂得自己的能力範圍,不會糊塗地吃下超乎自己轉化能力的毒,也不會單純為了羽毛豐美而硬逼自己服毒。生命的苦痛也是如此,有句話說得好:「上天不會給我們過不去的考驗。」所有的愁苦、煩憂是我們進階闖關的寶物,絕對會在你能力所及範圍內,給予你方法與工具,一一克服過關,取得珍貴的黃金羽毛,成為裝飾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幸福元素。
你可能同時是一棵長滿毒果的荊棘樹,及一隻希望能昂頭跨步、令人稱羨的華麗孔雀,當孔雀遇見了毒樹,牠懂得抉擇,知道自己能力,有方法能夠轉化毒藥成為絢麗多彩的羽翼時,那當下,心中應該會浮現一抹恬淡的微笑吧!
孔雀會微笑嗎?當然不會。
倘若讀了上文,還是無法領略其中道理,請試著去參加各種對生命成長有益的讀書會或課程,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浸其中,覺察內心的潛能,慢慢開展轉化生命苦痛的能力。
總有一天,你會看見內心的孔雀昂著頭,高挺身軀,以吉祥豐美之貌,望著你,輕輕露出微笑,你就會懂得,擁有幸福,往往只有幾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