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首場菩提眷屬法座會由趙元修(左起)、趙辜懷箴伉儷分享,妙凡法師主持。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佛光山首場「菩提眷屬法座會」十六日在南屏別院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主講人是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伉儷。這對結婚四十七年的菩提眷屬以實例為現場一百二十位聽眾解說,如何運用佛法維繫幸福家庭。
「菩提就是『覺』,就是『通』。」妙凡法師說明,菩提眷屬是走「覺」的路上,心意相通、心靈契合通達的伴侶;這場「菩提眷屬法座會」是佛光山開山以來第一場,格外有意義。
趙辜懷箴分享,婆家是個學佛家庭,在婆婆帶領下,她皈依三寶;婚後專心照顧家中老幼,讓同修無後顧之憂,但夫妻的共同話題日漸減少,覺察到這一點後,便觀察同修的興趣,去學習、請教與傾聽。
「幸好我學佛了,學佛是用來對付自己,不是用來對付別人的。」趙辜懷箴說,兩人對孩子的教育,則以尊重、平等、傾聽、溝通等方式對待,以身作則,將佛教的信仰傳承下去。婆婆要求孩子從小抄《心經》,過年壓歲錢會讓他們拿出部分,捐助育幼院的孩童,培養慈悲心。「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偈語是趙辜懷箴持家的祕訣。
趙元修經常讀誦《阿含經》,從中理解因緣法的生滅無常,以及從世間變幻對「苦」的認知,所以他認為正見、正念非常重要。尤其現今科技進步快速,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更需要仰賴佛法的正見,引導自己與他人找到正確的通路。
趙元修伉儷的女兒也到現場,分享在她眼中,父母親相互尊重、無論快樂或困難都一起面對,家中長輩學佛,不是重視拜拜,而是以慈悲與寬容相互提攜。
妙凡法師最後提醒大眾,家庭生活是一種修行,要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經常溝通討論,彼此信任,共組美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