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阿瑜陀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並稱東南亞三大古都。
圖╱新華社
泰國阿瑜陀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並稱東南亞三大古都。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每年四月十八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泰國阿瑜陀耶(Ayutthaya)華人習稱為「大城」,在這一天也迎接遊客探訪。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始建於一三五○年,興建起因於《依雜譬喻經卷上》記載,「阿育王為祈求疾病痊癒,建一千二百座寶塔,並每日供養二萬僧徒」。
阿瑜陀耶王朝是泰國歷史上,統治期間最長的王朝,一共歷經五個朝代、三十三位國王。阿瑜陀耶王朝為效法佛陀興教護法,大興土木,蓋了非常多壯觀的寺廟。
可惜在兩百年前阿瑜陀耶王朝末年,面臨了來自緬甸王國的攻擊,一七六七年大城淪陷,三萬泰人淪為俘虜。之後更大肆破壞阿瑜陀耶城建築與佛像。現在留下的阿瑜陀耶城,盡是遭到破壞的遺址與殘缺的佛像。阿瑜陀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並稱東南亞三大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