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文/傑森‧塞爾克、愛倫‧里得
在我擔任績效教練的職業生涯裡,有幸曾與當今世上最健康、最快樂、最成功的人士一起合作,包括各行各業的執行長、職業運動員、企業老闆、宗教與產業領導人、知名的演員和音樂家,還有其他公認「箇中翹楚」的人士。我發現,許多這類超級名人都擁有的一個特質,就是心理韌性。在大家眼中,外表和聰明才智看起來都尋常不過的人,卻能創造出異常傑出的成果,這些人正是能夠主宰心理層面的那些人。
他們掌控了異於尋常的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這些最成功的人早就學會導引自己的想法,以創造出正向的情緒和具備生產力的行動,而不是執著在自己沒有,或者辦不到的所有事情上。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卻還是沒做?你明知道對自己最有利的,應該要採取行動,生活也會因此有所改善,卻不知怎麼搞的,一直沒去做?是的,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其實這相當正常。只是,在這種情況下,正常並不是好事。
心智堅韌的人可以降低得到許多重大疾病的風險,例如癌症、心臟疾病、中風、呼吸道疾病等,而且產生焦慮症、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有睡眠問題的可能性,也會低很多。心智堅韌的人比大部分的人更快樂、更健康,也更成功,而且程度差異很大。
自信心是頭號變因
有完美主義者心態的人,只會聚焦在不完美上。你是這種 99 件事都做得不錯,只有一件事執行得不夠理想,到頭來卻會因為這次不完美,而不斷責怪自己的人嗎?如果是的話,我希望你明白,這麼做絕對是心智脆弱的一種表現。雖然對自己期望很高是件好事,不過,著眼於不完美的地方,而不是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卻是大錯特錯。
一般而言,一個人愈成功,外部的「讚美」就會愈少。在高層級的競爭裡,我們只有運用跟自己對話的方式,以決定自信心的高低。假如完美主義者心態影響了我們跟自己的對話,焦慮和壓力就會開始增加,而績效表現和自信心,就會開始降低。隨著競爭的程度愈高,完美主義者心態的負面影響,也會跟著增加。
或許你會想,到底自信心有多重要呢。自信心是人類績效表現的頭號變因。記住,專注在問題上,會削弱你的自信心,而專注在解決方案上,則會增長你的自信心。
若要停下來不去想問題,就必須學會辨識解決方案,同時專注在解方。
我們愈是專注在問題上,就會製造出更多問題。要擺脫傷害,非得靠心理韌性不可。
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
讓我們回想一下。你一天當中做對了99件事,有一件事進行得不盡理想,但你會一直想著那件不夠裡想的事情,還記得我們說這是很典型常見的嗎?假定你開車從公司回家,一路上一直想著那個錯誤,你開始對人生充滿負面想法,等你到家的時候,心情已經夠糟了。你一走進家門,伴侶立刻提了一個在你上班期間發生的問題。由於你的心情已經不好,回話的態度也不夠好,這下子,你挑起了爭執。接下來你又跟其中一個孩子大呼小叫,然後你要罰他禁足。接著時間快轉,睡了一晚沙發的你,隔天一早醒來腰酸背痛。
別忘了,我們天生就有「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你的大腦就是會聚焦在問題上,若沒有恰當的訓練,幾乎不可能就此打住。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正向專注力:180秒實踐高績效人生,奧運金牌運動員、頂尖業務、世界大賽冠軍隊都在用的心智鍛鍊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