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畫街屋 挖掘台灣人情味

江俊亮 |2022.04.17
3986觀看次
字級
鄭開翔走畫台灣街屋,記錄城市之美。圖/鄭開翔提供
鄭開翔走畫台灣街屋,記錄城市之美。圖是他以畫筆呈現嘉義人70年回憶的《玉山旅社》。圖/鄭開翔提供
鄭開翔走畫台灣街屋,記錄城市之美。圖為鄭開翔畫作《基隆印象》。圖/鄭開翔提供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野戰部隊輔導長退伍的鄭開翔,自幼喜歡繪畫,退伍後,他不僅考上藝術相關研究所,更以「走畫」方式記錄城市之美,成為台灣第一位記錄街屋的城市速寫畫家,作品受到外國人喜愛,還出版《街屋台灣》一書。

「我是看父親的剪貼簿長大的!」7年級生鄭開翔說,他有一個愛畫畫的父親,收藏很多剪報、插畫、四格漫畫,受到父親影響,他國中、高中都念美術班,由於父親是士官長,鼓勵他報考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

政戰學校畢業後,鄭開翔一直在野戰單位擔任輔導長,2015年退伍前一年,他偶然閱讀到美國設計師加百利.坎帕納里奧的著作《手繪城市》,才驚覺原來畫畫可以這麼日常,也因此改變他的人生。

拿椅子、遞飲料

屋主熱心分享故事

鄭開翔退伍後回到故鄉屏東,考上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剛開始,他只是速寫屏東風景,後來以〈台灣街屋100計畫〉作為論文題目,預定畫100間台灣街屋,出版社還為他出了一本書《街屋台灣》。

「生活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鄭開翔引用法國藝術家羅丹的名言說,他迄今畫了超過250間街屋,且還在持續增加,這期間他的作品透過IG分享,獲得許多外國人喜愛,也改變一般人眼中「破破爛爛的房子」的刻版印象。

「走到哪裡,畫到哪裡」的鄭開翔,為了尋找畫作場景,總是步行穿梭大街小巷。他說,到了陌生的城市,他會刻意不做功課,隨意穿街過巷,去感受那種「探險的感覺、不預期的感動」。

「走畫」的過程中,他有時要費一番唇舌,才讓屋主相信他只是單純為了畫畫,「最後通常屋主都會很開心,居然有人要畫他的房子」,還有阿嬤會跟他聊天、拿椅子、遞飲料,讓他感受台灣濃濃的人情味。

他分享,有一次在雲林斗南「走畫」,在一座老香舖對面畫畫,老香舖的主人還特地邀請他到香舖坐坐,向他介紹香舖的故事。雖然他通常不認識屋子的主人,也不知屋子的故事,但這樣的人情味讓他很感動。

又有一次,他到台中霧峰畫了一間街屋,街屋的子女輾轉看到畫作,傳訊息給他,告訴他這間檳榔攤街屋是其父母開設,父母親賣檳榔養育家中7個孩子,很感謝鄭開翔能畫下他們的生活記憶。

玉山旅社遭祝融

畫作重溫70年回憶

由於出書的因緣,鄭開翔與書局負責人余國信成為莫逆。余國信因不忍嘉義市70年歷史的北門驛「玉山旅社」荒廢,因此承租做為背包客棧、辦展覽場地,沒想到這座木造旅社今年3月慘遭祝融,讓余國信相當痛心。

鄭開翔說,那麼漂亮的木造旅社燒毀,他非常難過,後來畫一張〈玉山旅社〉送給余國信當紀念;當余國信看到這張畫時,感動得眼淚幾乎奪眶而出。

「通往夢想的路上,每個人都是虔誠的信仰者。」鄭開翔表示,他「走畫」的街屋,並非典型的美,甚至有些破爛、有些滄桑,但他用有趣的角度,以畫筆記錄城市的紋理、生活感與獨特性,希望世人也能「用溫柔的心,重新認識城市」。

「把自己縮得愈小,能看見的就愈多」,鄭開翔說,許多人看了他的畫作,都會問「這真是我住的地方嗎?」其實,只要細心觀看,「就不難發現我們所住的地方是這麼美、這麼有趣、這麼富有「『台灣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