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富爸爸,為了儘早教育孩子,在孩子年紀尚小時,帶他們離開住慣了的豪宅,到鄉野間旅行。因為住的茅草屋太過簡陋,只要躺著,就能看見天空。富爸爸希望透過這次旅行,教育孩子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要認真工作,否則以後就只能住茅草屋。圖/123RF
文/呂玟鈞
在國外,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富爸爸,為了儘早教育孩子,在孩子年紀尚小時,帶他們離開住慣了的豪宅,到鄉野間旅行。因為住的茅草屋太過簡陋,只要躺著,就能看見天空。富爸爸希望透過這次旅行,教育孩子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要認真工作,否則以後就只能住茅草屋。
旅行結束後,有一天,富爸爸把孩子們叫到跟前,想聽聽看他們的旅行心得,沒想到竟聽到孩子這樣說:「爸爸,我從來不知道我們家這麼窮,別人家睡覺時,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我們家卻不行,今後我一定會努力,將來全家搬到可以看星星睡覺的房子裡。」
大人的價值觀,為什麼和孩子們不一樣?
故事中的富爸爸,沒料到辛苦賺來的大豪宅,在孩子眼中,居然是比較劣等的房屋?社會化的父親,和尚未被社會化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千里差距。
天地之間,到處都有美可以欣賞,生活情趣俯拾即是。一隻蛾飛進屋,有人打電話叫除蟲大隊,全副武裝來處理;有人則靜靜欣賞來拜訪的小客人。
快樂,或者不快樂?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想著某個人如何得罪自己,往往怒火中燒,猛然想起對方曾拉自己一把,頓時如清泉灌頂,通體舒暢。
老想負面的事、思緒充滿貪婪,就算天天吃大餐、住豪宅,精神狀態仍是痛苦的;盡量正面思考、樂觀祥和,就算天天吃菜根、住茅屋,心情是知足快樂的。
真偽之道,只在一念。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簷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
人世間到處都有真實的趣味,無論是豪宅別墅,還是鄉村茅屋,只是外觀不同,住在其中,各有各的情趣,就真趣而言,並無太大不同。
只是人心,常被貪欲和自我認知所蒙蔽,討厭茅屋,喜歡豪宅,錯過天地間最可貴的生活情趣,被世俗的觀念綑綁,造成咫尺間的差距,卻帶來千里之遠的影響。
曾經聽過一個很棒的故事。夜晚,一對夫妻,剛數完白天賣包子賺來的錢,發現今天多賺了一百多塊,兩人帶著滿足,相擁而眠。同一個晚上,一名富商,正拿起槍,飲彈自盡,只因為他公司股價下跌百分之四十,損失了好幾百億。
富商遺留下的財產,足夠讓擁有五個孩子的賣包子夫婦,過上好幾輩子。
這則故事裡,窮人滿足睡去,富人痛苦死去,兩者之間的細微差別,只在腦中浮現不同的念頭:多賺了vs. 損失了,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
決定人「富或窮」,不是「資產數量」,而是「樂觀質量」。
當大家忙著瘋狂追逐年薪百萬的工作,而忽略工作應該擁有的其它價值,例如:意義、成就感……人會變得更富足,或者更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