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菩提眷屬》以「 服務別人」來 「 做觀音」

人間社記者陳菽蓁台東報導 |2008.03.14
840觀看次
字級

鄭金照、廖麗明菩提道上「早點」行 工作即修行 生意即道場

【人間社記者陳菽蓁台東報導】台東成功,一個純樸安靜的地方,一家早點店裡,是鄭金照與廖麗明伉儷人間佛教的道場,「我沒有時間常去道場,工作的時候卻自己會揚起聲聲的佛號,再怎忙,還是很歡喜。」廖麗明臉上的笑容和她的話一樣的開朗,誠懇的鄭金照在一旁靦腆的點著頭,同意同修說的話。工作就是修行,生意即是道場,這就是佛光會台東成功分會副會長鄭金照和委員廖麗明的生活重心。

鄭金照、廖麗明夫婦倆都是資深的佛光會員,十幾年來參與佛光會、日光寺的法務活動盡心盡力,無怨無悔,佈教所、佛光緣或日光寺的大小法會、或有任何活動,所有的結緣品點心都是他們免費提供。

鄭金照不但十幾年來開車載廖麗明參加共修,更因為看見幾位老菩薩去佈教所諸多不便,兩年前買了車專門接送老菩薩們,讓老人家可以安心共修、聽法師開示,貼心又慈悲的舉動讓老菩薩們非常感動。(人間社記者謝淳蓁攝)

感動的不只是會員菩薩們而已,耳濡目染之下,家裡三個孩子也深受他們的啟發,都自動自發加入發心行列,平時幫忙家裡做壽桃等結緣品之外,去年人間音緣音樂會在台東演出時,鄭家三兄弟臨時自告奮勇上台當「檢場」,用心專業的程度贏得與會人士包括在內連副團長都一致讚歎。

如何成功教出這麼好的孩子?鄭金照謙虛地表示:「時常聆聽大師開示,將大師講的話存放心中,並用來教導下一代。」廖麗明也坦承,未學佛前脾氣較暴躁,夫妻常會鬥嘴,屢次聽大師開示:「影響別人之前,要先改變自己。」慢慢的自己學會先低頭、以柔軟心待人。鄭金照則聽大師說「求觀音、拜觀音、不如做觀音」時若有所悟,決定「服務別人」來「做觀音」。就這樣,兩位「柔軟的觀音」攜手,成為人間佛教的菩提行者。

靠著一家早餐店生財、經濟並不寬裕的鄭金照、廖麗明伉儷,除了不間斷的提供結緣品之外,佛光山、佛光大學等重要建設,他們也都不遺餘力的出錢出力,為了這次台東即將開辦的「均一中小學」,夫妻倆還決定捐出每日所得二百元,一個月六千元,長期的資助「均一」,發心和長遠心令人敬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