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聰明吃?亦即多吃蔬菜、全榖雜糧、多喝白開水,減少含糖飲料,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24.3%肝癌是與脂肪性肝炎有關。衛福部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避免脂肪肝產生,是阻斷肝癌的重要關鍵;平時應力行「聰明吃、規律動」遠離脂肪肝,如果已有脂肪肝問題,應遵從醫囑、規律就醫、定期檢查。
吳昭軍指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其致病機轉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進行至肝硬化、肝癌,而一般人常輕忽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造成罹癌風險增加。肝臟相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沉默殺手,其相關死因序位及發生率都在前幾名,民眾切莫掉以輕心。
國外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值愈高,罹患脂肪肝機率愈高。估計全球約四分之一人口有脂肪肝,在亞洲地區約27.4%人口罹患脂肪肝。由於肥胖是罹患脂肪肝重要因素之一,為保障肝臟健康,吳昭軍建議,國人應從源頭做起,透過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做好體重控制、減少肥胖,以降低脂肪肝發生。
吳昭軍說,常見造成脂肪肝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由於脂肪肝無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國人喜好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另外,加強慢性病患者服藥的遵從性,也可避免脂肪肝發生。
目前脂肪肝尚無可治療藥物,研究顯示,最有效治療方法是「養成規律生活型態」或「減輕體重」,國健署呼籲民眾,可透過四大訣竅減重:
1.認識自己的BMI:BMI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正常範圍BMI=18.5~24。可依BMI來計算每日熱量攝取量。
2.聰明吃:多吃蔬菜、全榖雜糧、多喝白開水,減少含糖飲料,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3.規律動:每天至少20分鐘或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規律運動。
4.天天量體重:隨時監控自身體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