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教從不認識的我,一九八九年農曆七月和朋友到普賢寺禮拜梁皇寶懺,從此人生邁入新的境界。
我熱心護持普賢寺,發心擔任香燈義工,從信徒提升至幹部;後來也在工作之餘,到佛光山編藏處參與《佛光大藏經》校稿,隨喜助印。近二十年來,一師一道,隨著佛光山的國際化,參與過佛光山無數的活動,感受到身心輕安,法喜日增。
二○○二年五月的一個夜晚,出生才一個多月的姪子閔澤突然高燒不退,送到長庚醫院急診,醫師說他的症狀是小男嬰最易罹患三級「尿道逆流」。這種病症分為五級:一至三級不用開刀,以抗生素控制,到了六歲,病情如果仍未好轉,就要開刀治療。四至五級則要馬上進行手術。患病期間假如沒有按時服藥,造成尿道重複感染,將影響腎功能,而終身洗腎。
母親看著閔澤,說:「這孩子才剛來到人間,就要天天吃藥,以後怎麼辦?豈不成了藥罐子?」
眼看著這麼稚嫩的嬰兒每天都必須服用抗生素,又不知是否能痊癒,全家人憂心如焚。弟弟詢問多位醫生:「除了吃藥,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可想嗎?」醫師的回覆都是:「目前治療方法就是這樣。」
我天天想著有什麼妙法可為閔澤減輕痛苦,有一天,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普賢寺每個月農曆十五啟建大悲懺法會,好多參加的信徒都有感應。就為閔澤拜懺,祈求觀世音菩薩慈悲加被,讓他早點痊癒。」
從此,我和母親每個月固定到普賢寺參加大悲懺法會。閔澤每年都作例行檢查,第一、二次回診都還是第三級,到了二○○四年,也就是他二歲半的第三次回診,醫生說:「恭喜你們!閔澤尿道逆流已經痊癒。」全家人心中的大石頭終於隨著觀音菩薩的加被而放下,「大悲懺」真是不可思議。
星雲大師說:「寺院是人生的加油站。」二十餘年來,普賢寺是高雄地區的一座燈塔,照破無數有情心中的黑暗,由於共修人數日增,原有的場地已不敷使用,近年來應信徒請求,在高市菁華地段擇地興建「南屏別院」,法師和信徒兩邊往返照顧,信徒或以資源回收參加建寺,或向親友勸募建寺功德,或到道場擔任知賓,接待各國訪客,大家各自奉獻所長,忙得不亦樂乎。
過去我喜歡逛百貨公司,這幾年則忙著佛光大學委員、建寺功德的勸募,常有親友抱怨:「妳在忙什麼,這麼難找?」我告訴他們:「二十年前享受前人辛苦的建設成果—普賢寺,讓我們全家的生活更和樂、幸福,如今我也希望為後人種樹,略盡佛子棉薄之力。」(鄭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