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尖山石觀音 融入自然中

 |2008.03.11
10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竹訊】新竹市十八尖山登山小徑上,原有日治時期雕製的三十三尊石觀音,不妨趁著賞花月循步道造訪。

十八尖山自然生態保存完整,平日上山已非常舒爽,本月一日至今花季已湧入五萬多人上山。為何山上會供奉三十三觀音?新竹文史專家張德南老師說,從十八尖山到新竹公園,清朝以來就是墳場,日治時,將十八尖山闢為森林公園,山上的墳墓遷移,即安置三十三觀音。此外,日本長久以來的「三十三觀音靈場」儀式,最著名在阪東、四國及北海道,很多日本人每年要花五、六天時間,走完所有靈場,有些寺廟乾脆供奉三十三尊觀音,讓大家一次拜足,最好能拜足一百尊,更顯殊勝。

新竹市綠水社區義工林陳煙最早進行三十三觀音調查,他說,這批石觀音約塑於日本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每尊高約一公尺,容貌、姿勢互異,由於年代久遠,石觀音分布位置,已不可考。

綠水社區義工與新竹高中師生,深入查訪,找到二十四,還有九尊石觀音佚失。

目前,僅存的石觀音多已加蓋棚子,有人定期清掃、膜拜,但部分被塗金漆,有些不知為何還加了土地公及其他神像。

林陳煙說,石觀音密布在新竹高商與新竹高中操場後方的步道,如果有時間,可以從竹商後方自由車場停車場邊的步道上山,沿路有八尊石觀音,從竹中操場上也有六尊,最特別是一尊不動明王,在山上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與梅花亭間的路上。

林陳煙說,十八尖山石觀音屬東密雕法,每尊觀音法相姿態不同,所持法器、身上飾物也不同,相當難得,有團體須導覽,可電○九一二五三○二○一。賞花客也可就近到新竹公園,欣賞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買玻璃節套票,還可免費進新竹動物園觀賞動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