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佛光民防救護隊 行動中心成立

人間社記者莊舜婷仁嘉隆報導 |2022.03.30
1021觀看次
字級
馬來西亞佛光民防救護隊舉辦授證典禮,嘉賓們及隊員們在佛光山東禪寺大合照。圖/人間社記者蔡添華
佛光民防救護隊隊員現場宣誓。圖/人間社記者劉雲峰

【人間社記者莊舜婷仁嘉隆報導】「哪裡有災難,我們就去哪裡救援!」馬來西亞佛光民防救護隊二十七日於東禪寺,舉辦行動中心開幕儀式暨授證典禮,隊員也進行救護演習,並示範如何正確捕蛇,展示專業技術。

佛光民防救護隊是馬來西亞第一個由宗教團體成立的民防部隊,由東禪寺慧護法師親自帶領,數年來,秉持著人道救援精神,在海內外進行救援工作,往往是最快展開救援行動的非政府組織。團隊由訓練有素且有紀律的義工組成,在日常或緊急突發事件中,為傷者提供急救和護理,秉持不分你我的精神,慈悲助人,以慈善福利社會。

應對無常 勇往直前

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致詞表示,天有不測風雲,往往無常的到來,令人措手不及,因此佛光山應有一支救護隊來幫助社會有困難的人,經過了十五年的籌備,佛光民防救護隊正式成立。

去年年底,大馬雪州巴生、登嘉樓等地發生大水災,覺誠法師指出,佛光民防救護隊勇敢的走出去,幫助許多受困災民;在疫情期間,他們也多次出勤,送醫療設備至醫院,送口罩、消毒水給學校,送氧氣機給確診者,將食物籃送給貧困者。佛光人布施近五百萬馬幣(約新台幣三千萬)給有需要的人民,覺誠法師強調,「哪裡有困難救護隊就走到哪裡,把握疫情帶來的所有因緣」。

此外,覺誠法師分享,已故沈建進教官是救護隊第一任大隊長,在培訓中意外逝世,大家決定訂定「救護隊安全紀念日」,提醒隊員凡事都以安全第一。另一位已故居士施承相,是位醫學系畢業的年輕人,因為癌症往生,他的家人把遺產捐給救護隊,以購買一輛救護車,幫助社區,福利大眾。

緣起川震 延續因緣

慧護法師表示,早在二○○七年汶川大地震時,覺誠法師便率領十二名隊員前往災區,當時他們還沒有專業技能,一路跟著他國救護隊學習,直到二○○八年十二月,在時任內政部副部長拿督李志亮見證下,成立民防救護隊,「我們延續前人的因緣,之後不斷進行培訓、演練,如今有了自己的工具及配備。」目前救護隊有四艘救生艇及一輛救護車。

他們以「佛光救護隊」名義曾赴泰國、尼泊爾、四川、斯里蘭卡、印尼等地救災;在大馬則以「佛光民防救護隊」之名出任務,去年底前往到巴生、沙亞南、登嘉樓救災,接到訊息有人受困,就立即聯絡隊員準備配備出隊。

救護隊目前有七十名隊員,招收條件沒有年齡限制,因為工作內容除了救災、物資發放、重建,也包含心靈維護等內容。

「佛光民防救護隊也是國家民防部隊的一員,希望隊員提供最佳的服務,到災區給予協助及救援。」雪州民防部隊局長莫哈末尤索夫表示,佛光民防救護隊將成為一個平台,提高民防部隊效率,在遇到災難時可出隊展開救災工作。

出席典禮人士有雙溪嘉隆警局局長拉紮裡、萬津州議員劉永山、仁嘉隆新村管委會主席洪平基、瓜冷市議員楊克勤、幸福村工委會主席黃建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會長何瑞瑜、已故沈建進教官夫人李茹絲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