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筑
這場瘟疫邁入第三年,毫無止息的態勢。防疫繭居已成日常,無形中,簡約的生活卻成了習慣。
猶記得兩年前沒有疫情的安平盛世,歌聲舞影、祥和安康,人人自由逍遙、攀山越海、國內外隨興遨遊,無罣礙、無牽絆,恣意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不羈狂潮中。回憶那段靜好歲月之際,忽而筆電傳來趙傳唱的〈回不去了〉,用高亢的歌聲告訴我,別天真地以為一切永恆不變。
既然沒有永恆,那麼只能順應。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唯有摒棄「我執」才能隨遇而安,也才能安度瞬息萬變的生活。
防疫規範下戴口罩、勤洗手是絕對必要,少出門、少搭車、少購物、少訪友、少外食……更成為最高準則。因而:吃變得很簡單,不必講究色、香、味,能果腹即可,唯須顧及營養;穿則以整潔為要,不必名牌華服,因人際交流大減,也沒人會登門造訪,所以衣著簡單,能遮體保暖便是;用的謹守「物盡其用」準則,只要能用、堪用,甚至廢物利用都好,就連頭髮也自己剪,不燙不染、清湯掛麵,舒爽無比,只要念頭一轉就萬事OK。
這樣屈指算算,兩年來,就逛了一次百貨公司、兩次大賣場、搭了兩次捷運,也不敢親朋餐聚、不敢遠行遊覽,遑論出國旅行。雖然如此,體重沒減輕、朋友沒變少,日子一樣過,四季更迭依然,日月星辰依舊,倒是屋裡空間似乎變寬敞了。
沒有堆疊的周年慶戰利品,少了雜七雜八的東西,最大的收穫是走遍社區大小公園,認識許多花草樹木,提升知性與感性;還整理了一些文稿,印了一本書,送給自己當七十歲生日禮物。而讓人最訝異的是花費明顯減少許多,老伴戲謔說,省下的錢是超前部署,迎戰後疫情時代的通貨膨脹。
原來,日子可以這樣簡約,降低物欲的簡單生活,得到了不一樣的快樂。極簡生活無欲無求,消弭雜念,安之若素,心靈淡然恬靜,思緒更加清晰,期盼「簡約」的新日常,能引領我邁向佛陀所說「靜能生慧,智者無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