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栩綜合外電報導】第一部結集蒙古語諷誦佛經的《蒙古語念誦經集》,近日由中國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發行,受到國際上蒙古學學者的關注。
此書由內蒙古大學博物館館長賀其葉勒圖蒐集、整理、校注完成,是該校蒙古學研究中心最新成果。在對照校勘清代蒙古文木刻版本《梅日更葛根‧羅布桑丹畢堅讚全集》和《烏力吉巴達日噶森廟蒙古語念誦經集》基礎上,以包頭市九原區梅日更廟各種法會誦念經文為主,共收入諷誦經一百零八篇,所附部分梵、藏文名相及五百餘條註釋。
賀其葉勒圖介紹,宗教文化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密宗的黃教從西藏傳入蒙古後,為實現佛教本土化,許多蒙古族高僧大德開始翻譯藏文佛經,在清代乾隆年間,兩次刊印木刻版蒙文經卷。近二百年間,種種原因致使經卷大部分遺失,蒙古語誦經一度被迫中斷。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的佛寺中,只有包頭市梅日更廟仍保持蒙古語誦經,其他寺院都用藏語誦經。蒙古學專家認為,《蒙古語念誦經集》的出版,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蒙古族宗教文化發展等方面,可望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