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一名十四歲的少年提議下,美國州南帕薩迪納市政務委員會宣布,在每年三月第一個星期展開「無髒話周」活動,這段時間若有人講粗話或舉出不雅手勢,則會遭眾人白眼相待。南帕薩迪納市市長邁克爾‧卡喬蒂說:「不文明的用語會腐蝕人心,『無髒話周』提醒我們,要更文明。」
發起活動的少年麥凱‧阿奇在上初中後,愈來愈覺得常身處在髒話的世界中。他能理解同齡人愛爆粗口的原因,但無法茍同,「我告訴我的朋友們,我不說髒話。你要和我一起出去的話,也別說髒話。」
阿奇於二○○七年春天在所屬初中創立「無髒話俱樂部」,約有五十人加入。在父親幫助下,阿奇還創立「無髒話」網站。該網站已吸引一萬多人註冊,會員遍及美國各州及約二十個國家,其中有四歲兒童,也有一百零三歲老人。
但美國《洛杉磯時報》訪問一些當地中學生後,卻發現學生們不盡認同。阿奇的同學沙恩‧瓦倫丁從憲法角度加以反對,「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賦予人們言論自由的權利」。十五歲的詹姆斯‧謝波德說,說髒話有助減壓,還能幫助人們不動拳腳表達憤怒情緒。
阿奇說,自己當初在徵召「無髒話俱樂部」時,就曾受到同儕與學長的譏諷,但令他感到高興的是,支持他的人數比反對他的人更多。「大約五十人吐槽我,但有一百二十人簽名加入。後來,一名罵過我的學長向我道歉,現在他是這個俱樂部的副會長。」
南帕薩迪納市臨近洛杉磯,人口約二點五萬人,它並非美國唯一整治「出口成髒」的地區,密蘇里州郊區聖路易斯之前也抬出禁令,要求酒吧內不得說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