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2007年6月,計畫在三年內拿出至少1億台幣,投資台灣的「社會企業」。去年舉辦的「社會企業創業大賽」就是他們發掘投資標的重要活動,以賺錢又做公益的提案,爭取若水初期新台幣500萬元的投資,之後再依資金需求和營運狀況加碼。
這項挖掘『生意』與『公益』的社會企業創業提案活動,一月底結果揭曉,優勝團隊為兼具環保及輔導原住民就地就業課題的「曙光計劃」。
曙光計畫主要概念是讓原住民透過有機蔬菜在地就業,將部落的廚餘製成有機肥料,種出有機高山蔬菜,協助尋找行銷管道,以及找到認養人,每個月固定捐一定金額的錢,做為購買這些有機蔬菜的資金。結果出爐後,若水計畫挑定南投信義鄉地利村及阿里山特富野兩個山地村開進行『曙光計畫』推廣,第一年將租用二點五公頃的地,雇用十多位原住民耕種,先行小規模實驗。除了將投入五百萬元,若水也召集專業顧問,與「曙光計畫」團隊合作,讓這個具創意、利益社會的提案付諸實現。
若水也將修正其他尚未成熟的提案,符合社會企業的標準,例如「夢想之家青年中心」提案召集志工,在西門町成立課輔和才藝班,讓年青人有健康的聚集場合和活動,同時也提供清寒學生免費的輔導和獎學金。或是「Refill Networking」團隊提出時尚環保杯概念及優惠方案,以減少每年約上億個外帶杯、吸管、與塑膠袋,讓台灣成為有環保概念的珍珠奶茶王國。這些未成熟的提案,若水也計畫協助修正以符合社會企業標準,並不排除投資的可能。
若水的成立無疑帶動台灣社會企業,隨著議題發酵,在有收入的前提下,帶動更多人投入這片土地,若水的創意發想,激盪出更多的創意,一點一滴的創意必然會將台灣土地灌溉得更美好。
(陳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