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驚蟄」節氣,是陽曆三月五日。

驚蟄為中國傳統農民曆中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是指「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的時節,這時蟄伏在泥土中的各種昆蟲將會驚(甦)醒,所以名之為驚蟄。
農人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
相傳,若是在驚蟄之前,老天爺就雷聲隆隆不間斷,那麼這一年的雨水將會特別多。而且如果今年的第一聲春雷恰好在驚蟄當天響起,不管今年種什麼都會豐收。
這方以「驚蟄」為題材的篆刻作品,是二十四節氣套印之一。
有別於一般文字印章,別開生面的將動物紋飾置於印章底部,如此安排則富有裝飾性。這類印邊有圖的印章始於戰國,盛行於兩漢。
此印將白虎肖形置於印章底部,形體健碩,大步向前,頭、身、尾各占一邊,昂首長嘯,狀甚威武以呼應主題。
而驚蟄二字作白文布局,以漢印所用的繆篆字體為主,將字體刻意地拉長併列,以切刀法刻成,使線條儘量飽滿,如此,可使圖文能夠巧妙結合,而顯得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