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如介、王麗君、楊雅雯大樹報導】春天剛到,熾熱的太陽早已遍灑佛光山每個角落,後山花藝區大草皮上,安置一組生動活潑的花燈「老鼠娶親」隊伍,生命教育區裡「會說阿彌陀佛的鸚鵡」,都是最受小朋友歡迎,不少民眾也爭相合影。
對於居住在高樓大廈的民眾而言,利用假期上佛光山享受南台灣暖暖的陽光,是一大享受。在這裡,沒有人工雕塑的藝術,一切回歸大自然。走累了,在大草皮上,還有一張張的木椅提供給民眾休息。別小看這些椅子,它們可是經過土石流坍塌下來的大樹,經裁切後所成的裝置藝術,令其生命得以無限延伸,為佛光山資源回收的一大特色。
不少孩子及幼教團體的小朋友看到寬廣的草皮,或奔跑、或翻滾,徜徉其間,無拘無束,歡喜得不得了;家長更拿起照相機不斷的「卡擦!卡擦!」為孩子留下最真實可愛的一幕,也為親子間的互動,搭起親情交流的橋梁。
此外,生命教育園區裡,鸚鵡聲,此起彼落的交相呼應,小朋友興奮的尖叫聲不斷。一隻鸚鵡輕啄著小女孩的手,熱情地與人類互動,另一隻鸚鵡也輕啄一名小男孩的頭,惹得他們興奮地大叫。一旁的巴丹鸚鵡「小鳳」立在杆上,─會兒稱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一會兒又說著「你好」、「Bye Bye」、「再見」,念佛聲與問好聲相互交錯,熱情地與來山大眾互動。(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園區內還有兩隻超人氣的小豬,是遊客注目的焦點之一。「小朋友,要抱一抱小豬嗎?」一旁的法師,親切的問著、教著小朋友,讓孩童了解「愛」的意義以及「護生」的觀念,期待小朋友在與豬仔玩耍的同時,能將護生的概念,落實在生活當中。
園區的四周,花卉、草木、鳥聲、人聲,不時翩翩飛來幾隻蝴蝶,點綴其中,好不熱鬧,用心栽培的園藝,綠意盎然的草地,儘管人來人往,動與靜,相映成趣,人與物,各有特色,萬物靜觀皆自得,各有體會,佛光山上的活動,一處一景,總是各有風貌,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