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五日報導,美國國稅局針對美國四百個繳稅大戶提出的報告顯示,這些超級富豪在整體所得占有的比率愈來愈大,但他們繳納的所得稅比率卻減少。國稅局五年前提出這種報告,曾使左派和右派對所得不平等引發激烈論戰,這次的資料更可能引起激憤。
這四百個繳稅大戶在二○○五年總共申報八百五十六億美元(約台幣二兆六千四百萬)所得,也就是平均每人一年賺進二億一千三百九十萬美元(約台幣六十五億七千八百三十萬),遠高於前一年的一億七千二百八十萬美元。他們之中所得最低者是一億三十萬美元,比一九九五年高出兩倍以上。
當然,這並不表示同一批人愈來愈有錢,因為所得排名經常變動不定。這只表示有錢人賺錢的本事比以前大得多。最令人注意的是所得稅和稅捐比率,這四百個超富在二○○五年的收入,占全國所得的百分之一點一五,比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零點四九高出一倍以上;但這段期間他們的平均所得稅率卻從百分之三十銳降至百分之十八,這主要是布希政府減稅的功勞。
這四百個富豪繳的稅,占全美所得稅的百分之一點六七,也超過所得比率,但他們的所得成長遠超過稅捐成長。自一九九五年以來,他們在全國所得占有的比率增加一倍以上,在全國所得稅占有的比率卻只提高不到一半。二○○五年他們的聯邦所得稅率平均為百分之十八點二三,遠低於一九九五年的近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