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祖文化 史博館展300多件文物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 |2008.03.05
93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媽祖信仰是台灣一大特色,媽祖除了是台灣民眾的重要信仰,媽祖廟建築、文物,以及祭祀儀式也已經創造了台灣獨有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現正進行「台灣媽祖文化展」,集中展示全台十七座媽祖廟三百件珍貴文物,台灣歷史最久的媽祖及珍貴的金身、玉身媽祖均難得一見。

全台媽祖廟林立,足見媽祖信仰在民間的力量,此次媽祖文化展中多尊珍貴的媽祖神像,有木雕、銅塑等不同造型、姿態,七十多尊媽祖都是各廟趕在遶境出巡前,恭請媽祖在史博館先聚首。

來自大甲鎮瀾宮珍藏的木雕媽祖,斑駁外表上顏料都已褪色,專家估計距今約五百年前(元朝末年),被認為是在台年代最久的媽祖。

蘇澳南天宮以純金打造的媽祖,約有二十公斤,是台灣第一尊金身媽祖,還有「金玉滿堂尊」,則是由加拿大玉石打造,重達二十七公斤,也是南天宮鎮殿之寶。

此外,媽祖文化展並匯集相關媽祖的文物,如:神轎、香爐、匾額、神像衣物等,其中新港奉天宮的石雕香爐,是笨港天后宮時代文物之一,自清代雍正年間流傳至今,在康熙六十一年,媽祖由天妃進封為天后,笨港天妃廟也改為天后宮。另有一個日治時代頒發的聖壽牌,一九二八年(日治昭和年間),裕仁天皇頒贈給媽祖聖牌,當時的日本軍人、警察及政府官員,行經奉天宮時,須下馬、下車向媽祖和「聖壽牌」致敬,以示對媽祖信仰的尊重。

台灣媽祖文化展期至本月二十三日,史博館九日、十六日分別有好神鑰匙圈DIY和媽祖紙雕DIY活動,歡迎親子參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