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說故事 大船希那得格蘭的下水典禮(上)
圖/Max
文/林和君
今天一早,昂蓋發現部落裡特別熱鬧,許多人拿著芋頭忙進忙出,還聽到有老人家在唱歌的聲音。
「昂蓋,走!」達陸老師笑咪咪地走過來,牽起昂蓋的手往外走。
「今天是我們部落的大事,有非常難得看見的祭典喔!你很幸運有機會遇到,走吧!」
昂蓋跟著達陸老師,一起來到部落的籃球場。他們看見一艘非常巨大的拼板舟達達拉(tatala),旁邊還有人拿著帶柄的芋頭,整齊地堆在大船旁邊。
「達陸老師,好大的達達拉喔!這也是要划到海上的嗎?」
「對啊!這種大船叫做希那得格蘭(cinedkeran),這一艘是阿利瑪舒阿梵(alima so avat),意思是有五對船槳的拼板舟,就是所謂的十人大船!另外還有一種八人大船,叫做阿霸舒阿梵(apat so avat),是指有四對船槳的拼板舟。」1
「這艘大船,是我們部落裡的長輩,帶著他們的船員費時半年才製造完成的。明天就要為這艘新船舉辦下水典禮囉!」
「船要下水,也要舉辦典禮啊?」昂蓋問。
「因為船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工具,一定要好好照顧船和尊重船啊!舉辦新大船的下水典禮,我們稱為瑪巴柏斯柏斯(Mapabosbos)。這種十人大船,是由家族成員組成的船團共同搭乘,在出海捕魚工作時使用的。如果家族成員人數不夠,有時也會召集其他家庭的成員加入。自從飛魚神告訴我們祖先飛魚祭的知識後,大家就開始組成船團,所以這是傳承很久很久的制度了。」
「舉辦大船下水典禮,大概要三天時間,船團的船長會先召集所有船員,一起討論舉辦典禮的好日子,並分配工作。第一天,男人要去撿柴、採檳榔、採集芋頭葉等材料,女人要去挖山藥、芋頭、地瓜等食物;到了第二天,就要做好招待客人的準備,比如說,昂蓋你剛剛看到大家把芋頭堆在船邊,就是明天要送給客人們的;另外,還要準備小米跟其他帶到海邊去的祭品,船員也要把船槳栓在船上,等待第三天的大船下水。」
「從第二天開始,也就是今天白天起,長輩們就會聚集在一起,為大船吟唱祝福的歌謠。」
「難怪今天這麼熱鬧,原來大家都來幫忙照顧大船啊!」昂蓋說。
「明天是大船下水典禮最重要的部分,昂蓋,我明天再帶你過來看……」
(待續)
註:
1 一般的拼板舟稱為「達達拉(tatala)」,如果是六至十人乘坐,就稱為大船「希那得格蘭(cinedkeran)」。在達悟族的傳統習俗規定中,沒有超過十人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