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我還是偷偷地為尚勤保留香港學校的學籍,怕他受挫回港時,將面臨無校可念的窘境。對於弟弟的決定,姊姊尚堯非常支持,「弟!你等我。等我完成大學課程後,我就上佛光山。」
姊弟倆從小一起學琴,從來沒學過畫畫,尚勤上佛光山後,卻展現了繪畫的天分,學院裡的四格漫畫、佛光山花藝展裡的佛教故事繪牆、佛誕卡等皆出自他手,如今常住更栽培他到日本學習動畫、漫畫,增長日後弘法的資糧。
二○○○年,尚堯尚未完成香港的大學預科課程,即參加台灣的大學聯考,順利考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香港就讀一級英文中學的女兒要到台灣念中文,家人、老師、朋友、同學的反對聲音當然不小。與女兒商討過後,知道她堅持赴台就學的最大原因是中山大學位於高雄,離佛光山近。我尊重她個人的意願,為她護航。心想女兒英文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要繼續自學不難,但將來要研究佛學,沒有很好的中文水平則不行。
最不可思議的是女兒在中山大學畢業後,隨即進入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剃度出家,法名妙為。二○○六年,她佛學院畢業,告訴我:「九月份我就要到佛光大學研究所就讀。」十年前我向佛菩薩祈願,如今都一一應驗了。
回想當年我向朋友勸募參加百萬人興學時,有人說:「台灣建大學,關我們什麼事?」
我說:「以我們的能力,在香港要興辦教育根本不可能,只有佛光山讓我們和這麼多大學生結緣,我們應該感恩才對。何況有良好的教育,人類社會才會有美好的未來,為什麼要分台灣、香港呢?我相信佛光山今天在台灣辦大學,未來也一定會在世界各地辦大學,說不定我們的孩子將來會到國外留學。」
這一切都證明我們只要心存善念,廣結善緣,雖然不求回報,但將來必定功不唐捐。(張佩珍)
《佛光山靈感錄》歡迎讀者索取、投稿,電洽(○七)六五六一九二一轉一二八一,或e-mail至fgsastw7t@fg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