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瑤宮進香重頭戲的換龍袍儀式,體現飲水思源精神。圖/彰化市公所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在信眾一路跟隨下,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百年徒步古香路」, 今天邁入第三天,最受矚目的重頭戲就是隆重舉行的獻新龍袍與換新龍袍儀式。廟方表示,傳承兩百多年的「換龍袍禮」,不只具歷史意義,更是信眾傳達對媽祖娘娘虔誠敬意的體現。
回溯歷史,創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的彰化南瑤宮,開基三媽的香火,是在清雍正年間由來自笨港的楊謙,自笨港天后宮攜往彰化的,也因此發展出行之有年的南瑤宮往笨港進香的信仰傳統。
也因如此,早年每逢進香時,遶境隊伍都會到楊氏祖屋拜訪楊謙先輩的後代子孫。但楊氏後代認為應該是由人來祀奉神明,而不是神尊前來探望信眾,於是請南瑤宮雕刻一尊媽祖金身送給他們奉祀,這也讓南瑤宮笨港進香不再是「神探人」的情況,而是轉變成媽祖前來探望「自家姐妹」的宗教佳話。
後來楊氏後代子孫因經濟因素,無力再為奉祀的媽祖更換已破舊不堪的龍袍,因此南瑤宮進香團每逢進香時,都會攜帶新縫製的龍袍給楊家的媽祖「換裝」,這也成為持續沿襲至今的「換龍袍」典故由來。
南瑤宮表示,進香團隊伍今天抵達嘉義新港水仙宮與位於水仙宮旁邊、已重建十七年的笨港天后宮。水仙宮是南瑤宮笨港進香歷史中十分重要的一座宮廟,因為從一九六二年起,笨港進香行的為媽祖「換龍袍禮」儀式,就是改在水仙宮舉行,迄今已有近半世紀之久。而藉由換龍袍儀式的進行,不只是飲水思源精神的實踐,各宮廟對遶境隊伍的熱情迎接,亦是宮廟彼此間良好情誼的展現。